被国人误读的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因国家博物馆的“列夫·托尔斯泰与他的时代”展,这位禁书作家再度引起国人关注 。
过去一百年,列夫·托尔斯泰在中国从没被冷落过,却也从没被正确解读过——他是思想家、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俄罗斯的良心、不朽的人,偏偏不是小说家 。
“现在俄罗斯适合正直人的唯一地方就是监狱”“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所有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样的话,人人耳熟能详,可多少人真正啃完了他的三大代表作?《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 。
列夫·托尔斯泰在中国的接受史,其实就是一部误读史,一次次功利性地开发,让我们一次次与小说之美擦肩而过 。
1900年,上海广学会出版《俄国政俗通考》,首次推荐了“刘都斯笃依”(即列夫·托尔斯泰):“时年23岁 。投笔从戎,入卡利米亚(即克里米亚)军营效力 。1856年,战争方止,离营返里,以著作自娱 。生平得意之书,为《战和纪略》(即《战争与和平》)一编,备载1812年间拿破仑伐俄之事 。俄人传诵之,纸为之贵 。”
1906年,托尔斯泰作品有了中文版,即《托氏宗教小说》,由6个文学价值不高的短篇组成,出版理由是“中国小说,怪诞荒唐,荡人心志”,而“泰西小说,或咏言,或寄意,可以蒙开学,瀹民智……虽曰小说,实是大道也” 。
当时西学东渐正在潮头,国人不明取舍,拣选只看名头,托尔斯泰因此被夹带而来,赫然成了启蒙家 。李大钊的《介绍哲人托尔斯泰》、王国维的《托尔斯泰之近世科学评》、天贶的《宗教改革伟人托尔斯泰之与马丁路德》、蒋梦麟的《托尔斯泰人生观》,均脱离具体文本,抽象地去谈托尔斯泰的“思想” 。
中国第一次“托尔斯泰热”在“五四”前后,此时他长篇小说还没译成中文,除了“思想”,人们无从下嘴 。那一代文人更喜欢匕首与投枪,既然靠短篇小说与杂文也能赢得知名度,也能兑现出现实利益,那么,谁还肯去操练高风险的鸿篇巨制?
短,则空间狭窄,只有把问题简单化,变成黑与白、正与邪的二元对立,才有审美快感 。于是,陈独秀赞托尔斯泰“尊人道,恶强权”,郭沫若称其为向旧秩序挑战的“真正的匪徒”,鲁迅则说“不单是破坏,而且是扫除,是大呼猛进,将碍脚的旧轨道……一扫而空” 。就这样,托尔斯泰穿上了“二十世纪的革命家”“社会主义之实行家”的马甲 。
百余年来,国人看西方,往往是只读了只言片语,便将胸中块垒寄托于兹,貌似在学习,其实在撒娇,无非是给自己被压抑的理想找个权威注释而已,所以钱钟书先生说“外国一切好东西,到中国没有不走样的”,托尔斯泰亦不例外 。
1928年,托尔斯泰一百周年诞辰,再度被国人热炒,而此时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相继译成中文,革命家们失望地发现,它们远没有想象中的“战斗性”,而列宁曾批评托尔斯泰是“一个颓唐的、歇斯底里的可怜虫”,此时已被中国作家们知晓,所以冯乃超怒斥托尔斯泰是“卑污的说教人”,茅盾、周立波、鲁迅等也开始“客观”地看问题,一面承认托尔斯泰的“写作才华”,一面又批评其“不抵抗主义” 。
可什么是“写作才华”?这其中包含了一个巨大的误会,以为小说能人为地拆分成“思想”和“技术”两个部分,分别修炼完成 。而这“技术”又可以被无限拆分成结构、描写、造句、组词……
无限拆分的结果,就是杀死小说,这种所谓的“技术”,其实是一套精致的媚俗手段,打着观察生活、反映生活的旗号,作家们成了故事工人,其创造力被合法阉割 。
问题的关键在于,当我们意识到托尔斯泰并非“思想家”,只是一名小说家时,我们心中充满了困惑:一个思想不正确的人,为什么会在西方拥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为什么他会走向不朽?
通过对托尔斯泰的文本分析,中国文学发展出一整套话语体系,比如“现实主义塌陷”“小说本然逻辑背叛了作家的主观意愿”等等,除了行内人自己觉得很形象外,普通读者只能一头雾水 。总之,在我们看来,世界上原本就存在着小说的完美模板,谁写得最接近它,谁就不朽 。而在实际操作层面,这个模板就是:语言高度民间化,出场人物越多越好,故事多线索推进,不厌其烦的细节描写,对话与叙述穿插,主题与时代结合……
可现实是,树立了绝对完美的标杆,创新空间就会被压抑 。中国小说家们确实写出了一大堆伪托尔斯泰,却谁也没能不朽,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一句“中国的托尔斯泰”的阿谀,连见多识广的杨沫也会把持不住 。托尔斯泰是不朽的后门,人人都想从这里挤进去 。
推荐阅读
- 民国乱象 第一外交官顾维钧被通缉穿女装逃走
- 此人一生杀了三个皇帝还被奉为“忠臣”
- 揭秘妙玉结局 竟被贼人掳走侮辱后卖入青楼?
- 历史上被裸刑处死的三大美女 她们都国色天香
-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
- 浑身是胆赵子龙 为何被老婆用绣花针扎死了
- 被三个女人玩完的禽兽王朝 北齐红颜祸水
- 古代官员为何都爱被外派?远离皇帝好耍威风
- 盘点历史上那些被忠疑之术玩弄至死的名臣良将
- 史上最火爆寡妇柴氏 两个宰相为争夺她而被降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