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物价:广州的产业工人买单车需三月工资

◎抗战前,买一部单车,相当于一个苦力三年的工钱
◎1936年,广州平均每一两百人才一辆单车,比今天的汽车还要稀缺得多
◎1930年,在广州拥有一辆单车,每年要交八块多大洋的车捐,非常之高
1 给交警配发单车,用以追捕肇事汽车
自行车在民国时期有很多别名 。
抗战时,《大公报》出过一期《自行车专页》,刊有这么一段话:
自行车,又名“自由车”,《辞源》上叫“自转车”,习俗叫做“脚踏车”,还有人颠倒过来叫“踏脚车”,北方又叫“钢丝车” 。其中最不合理的要算叫钢丝车,其不合理与北方叫人力车为“胶皮”一样 。自行车、自转车与自由车亦名实不符,最相称的还是脚踏车,但踏脚车又似费解了 。
到了广州,自行车又叫“脚踏单车”,简称“单车” 。如1930年7月广州市公安局发布公报称:
本市汽车时有伤毙人命之事,其中能将司机捕获惩办者固多,而被司机乘机免脱者亦时有所闻 。此虽截车之法尚有未周,而警察跑步追车亦极困难之事 。故除已积极筹划截捕汽车善法外,昨并通饬各区,对于交通警察,授以驾驶单车技能,将来拟置备脚踏单车多辆,发给各交通警察,以备追捕汽车之用 。
市区汽车多,常出车祸,肇事司机多驾车逃逸,交警凭两条腿去追,肯定追不上,所以局里决定给交警配发单车,让交警骑着自行车追捕肇事汽车 。
1931年初夏,广州市公安局果真将计划付诸实施,给交警配了自行车,不过不是每人一辆,而是每三人一辆 。为什么不能增加到每人一辆呢?因为那时候的自行车比较贵,无论是买车还是养车,都要花很多钱 。
抗战初期,广州市区中学生选用的国语教材上有一篇文章,讲的是菲律宾华人小学生朴兴桥捐款抗日的故事 。朴兴桥说:“我在学校里当童子军,想买一辆单车,可是家里穷,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于是每天把零食钱放到一个竹筒里,攒了整整三年,终于可以买一辆三十五块钱的单车了 。现在日本人打我的同胞,我决定不买了,把这些钱送到中国打日本人!”
三十五块钱可不是小数目,日军侵入菲律宾前夕,普通店员月薪才九块钱,不吃不喝攒小半年工资,仅够买一辆自行车 。
上海沦陷时,一部全新自行车七百多块,那时工人的工资有多高呢?平均两百多块(日伪政府发行的中储券)一个月 。换句话说,对工薪阶层而言,买全新自行车需要积攒三个多月工资,买二手自行车也需要积攒两个多月工资 。
老作家流沙河先生在其大作《为成都人叫魂》当中回忆说,抗战前一辆单车在成都要卖一百五十块大洋,是一个壮年劳力三年的工钱,相当于一个中学特级教师五个月的工资 。
所以对那时候的中国普通百姓来说,花一百多块大洋买辆自行车,绝对是一笔不菲的开支,绝对是一次相当奢侈的消费 。
鉴于自行车如此昂贵,所以普通市民在拥有了一辆自行车之后,会把它当成宝贝一样看待,万一哪天被小偷顺走,那简直就像天塌了一样 。
民国报纸上刊登过一则市井新闻:某小偷正偷一辆非常破旧的自行车,被车主阿唐抓住了,阿唐发了疯似地打他,差点儿把他打死 。一辆破自行车而已,至于吗?原来阿唐是一个报贩,每天凌晨都要骑车赶到报社领报纸,自行车就是他的饭碗,而这辆自行车是他借高利贷买下来的,欠债还没还清,真被偷走的话,阿唐只有跳河了 。
2 1949年前,生产单车的关键零件需进口
事实上,无论是从购买的难度上讲,还是从拥有的数量上看,民国时期的单车都比今天的汽车贵重 。
论购买难度,现在工薪家庭买一辆国产入门轿车就跟玩似的,而民国时期却没有完全国产的自行车 。截至1949年,即使是在自行车制造工业最为发达的上海,也没有一家车厂造得出齿轮、牙盘等关键零件,大家只能生产车架、车把、链条、鞍座、脚踏、辐条,核心部件仍需从美国进口,然后再配以国产零件,组装成一辆号称“国货”的自行车 。正是因为不能完全国产,所以售价昂贵:一辆普通自行车的售价相当于一个苦力三年的工资、一个工人两年的工资、一个技师一年的工资、一个中学高级教师半年的工资 。
乍听上去,民国时期的单车好像并不算特别贵——现代白领攒几年工资可以买一部汽车,民国苦力攒几年工资可以买一部自行车,差不多嘛!其实不然,因为民国工薪阶层的绝大多数收入都要拿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开支,不欠债就等于祖上烧高香了,再想攒钱难比登天 。等买过了口粮、交过了房租,就不太可能攒钱买自行车了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咱们现代人买汽车可以分期付款,民国人买自行车则享受不到这一便利,所以购买难度要更大一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