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吨核聚变燃料相当于200万吨优质煤,核聚变诱人,实现却很难( 三 )



这得从能源的动能转化效率来看 , 传统化学燃料的动能转化率小于35% , 使用电能的离子推进器转化率则能达到90%以上 。 可见 , 这些能源的能源转化率各有不同 , 效率越高则意味着效益越高 。 核聚变则能直接将1%左右的质量转化为能量 , 丢失的质量也不到1% 。
因此理想状态下的核聚变推进器可以使飞船达到30000公里/秒 , 虽然和光速相比还差一大截儿 , 但是对比现在的飞船运行速度还是优秀多了 。 在这种速度的加持之下 , 人类不论是开展星际移民还是星际旅行 , 都变得容易多了 。

中国的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作为一种“未来能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 我国当然也不例外 。 如果大家听过《种太阳》这首儿歌再去查阅中国现在的可控核聚变发展现状 , 就会发现我们竟然不声不响的真的种出了“太阳” 。
这个人造的中国太阳正是我国的“中国环流器二号M” , 它是我国研制的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实验装置 。 这一装置是我国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磁约束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 , 离子温度可以达到1亿摄氏度以上 。

不仅如此 , 2019年9月30日时 , ITER主机安装一号合同正式在北京达成 , 中国企业在这之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 从中国目前的可控核聚变研究成果来看 , 未来我国在这个领域会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



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豪情满怀地总结:
通过国际竞标拿到了ITER项目最核心部分的安装工程 , 证明我们的团队在世界上是领先的 。

核聚变的未来展望核聚变一经出现就成为了当下热议的话题 , 毫不夸张地说 , 如果未来的20年之内 , 可控核聚变能够实现 , 那么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像过去“工业革命”式的跨越 。 等到那时 , 电能将无处不在 , 汽车、飞机等也不用再燃烧化石燃料 , 地球也会因为人类减少污染而得到生态恢复 。

期待着ITER在各国科学家的共同研究和努力之下 , 取得更大的进展 , 得出更多的成果 。 希望有一天宇宙之间漫长的距离不再是阻碍我们探索的困难 , 待到那时 , 不论是比邻星还是仙女座星系都变为了人类可以轻松抵达的彼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