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母亲陈秀英:近亲结婚生下仨\猴娃\,为照顾他们,50年没出村( 三 )


万事都选择顺其自然 , 努力地生活 , 或许这便是陈秀英的人生准则了吧 ,, 这也是为什么她能够坚持这么多年的原因 。

图|钟祥市民政干部看望陈秀英(左)
陈秀英是不幸的 , 但同样也是幸运的 , 至少 , 在这么些年期间 , 她自己本身从来没有生过非常大的病 。
而且她的孩子也没有生过特别严重的病 , 有时他们也会生一些小病 , 但陈秀英总能想到一些小偏方来疗愈这些小病 , 就连家门口的那些栀子花 , 也都成了可以入药的材料 。
她总是会选取一些去泡水或者是服用 , 并且栀子花本身就是可以入药的 , 因此对他们的身体有益而无害 , 陈秀英自己也习惯了使用栀子花 。

更重要的是 , 钟祥素来就有长寿之乡的美名 , 截止到2021年 , 钟祥市共有114位百岁老人 。 所以每当有人疑惑为什么“猴娃”们为何能活这么长的时间 , 其实也许是跟当地人的长寿基因有关系 。
当然 , 更大的原因是陈妈妈多年的细心陪伴与照顾 , 陈妈妈自己本身就拥有一个健康长寿的体质 , 这也为她能够好好照顾孩子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 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 , 陈秀英的幸运也体现在了这里 。
陈秀英长寿的原因当然不仅仅只是因为水土养人 , 还与她自身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起居有着很大的关系 。

前面说到了她会使用栀子花入药 , 同时还懂得采集农村的一些草药 , 经常会拿这些药材煎汤喝 , 这些药不仅有清热利尿的功效 , 还可以起到一些预防的作用 , 对身体很有帮助 。
而且因为要照顾孩子 , 所以她的日常作息非常规律 , 每天都是定时定点地做着重复的事情 , 不会有其他杂乱无章的安排 。
此外 , 陈秀英是善良的 , 性格也非常好 , 在村民们的眼里 , 陈秀英从来没有大哭大闹过 , 即便是当时知道孩子畸形的时候 , 陈秀英也只是默默地难过 , 从没有过极端的情绪表现 。

她在村子里面一般都表现得非常开心 , 喜欢和村里面的人开玩笑 , 也就是说她有一个非常乐观的心态 , 而这也能使她健康长寿 。
虽然她和孩子们拥有很长的寿命 , 但生活条件确实不怎么好 , 当她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以后 , 乡镇工作人员也来到了陈秀英的家里了解情况 , 在看到了她贫困的家境后 , 政府也开始每个月给她家里的每个人提供补助 。
在上世纪70年代 , 钟祥市民政部门给予“猴娃”每人每天1元钱的补助 , 一个月下来 , 一家合计就是90元 , 在当时 , 一个农民的年收入平均也就是一百多元 , 政府对陈秀英一家的帮扶力度不可谓不大 。
90年代起 , 全家每月救助金上调至170元 , 而且在1999年后纳入低保 , 不断随着社会发展而上调金额 。

图|钟祥市洋梓镇民政办的工作人员看望陈秀英
2009年 , 钟祥市民政部门特事特办 , 特批陈秀英和三个“猴娃”一家四人同时享受低保 , 每月920元 。
想起多年以前的时光 , 陈秀英眼里依然有着无尽的沧桑 。
当年大家的生活水平都不好 , 陈秀英和老伴一起种田养活一家人 , 每天除了照顾孩子还要去插秧割稻 , 什么脏活累活都做 , 只有那样才能够保证家里的基本生存开销 。
乡亲们也知道她家比较困难 , 所以时常会自发地给他们送米送菜 , 因此即使生活非常困难 , 日子也还算过得去 。
后来老伴离去了 , 她也就没有办法再去种田了 , 于是就将地交给了能够正常生活的子女们去种 , 自己只留下一小部分田种了点儿平时吃的蔬菜 , 其余时间就用来全心全意地三个不能生活自理的“猴娃” 。

在这个过程中 , 政府和社会热心人士对她的帮助没有断过 。
陈秀英家以前住的三间土坯房经受了几十年的风雨侵蚀 , 终于还是支撑不住倒塌了 , 1998年 , 政府拨款13000元 , 村里也出了木料和人工 , 为她们新修了四间砖瓦房 。
房子修好后 , 陈秀英特地请人在山墙刷写了“共产党好 , 社会主义好 , 感谢政府关怀” , 后来每次有记者采访 , 她都会主动指给他们看 。

2011年6月 , 钟祥市民政局局长邹志富登门看望 , 决定由市里筹资1.5万元 , 再为这个不幸的家庭解决一系列困难 。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照明和饮水问题 。 早年基础设施非常地差 , 家里总是昏暗暗的 , 喝水也不是非常方便 , 需要去井里面挑水 。
之前甚至连井水都没有 , 大家都是去长寿河五里远的池塘挖水喝 , 并且水还是人畜共用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