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上曹操什么妙计打败孙权十万大军?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与七千多人防守合肥 。其后第二年,孙刘在荆州火拼,曹操乘机占领了汉中 。刘备妥协后送给孙权三郡,自己率军回师同曹操争夺汉中 。孙权在同刘备合解之后,也赶紧班师,集中10万人企图吃掉合肥守军 。曹操对此早有防备,在出征张鲁前,曹操派护军薛悌送函到合肥,命令张辽只有在孙权率军攻打时才准打开 。
孙权见曹操在汉中,未能及时回到东边,便亲自率十万人出征合肥 。张辽和乐进李典素有矛盾,在孙权进攻前夕,张辽打开曹操送来的函件,曹操叮嘱,如若孙权军来到,张辽和李典应出城迎战,乐进率军守城,至于护军薛悌则不要出战 。
当时魏军才七千人,吴军十万,双方兵力悬殊,各将都对此指示感到疑惑 。张辽认为曹操正率军在外作战,等他率领的援军到达时,孙权军必定已攻破我们 。所以教函要我们在敌军集结完毕前反过来攻击他们,先挫折敌人的气势,以安定军心,然后可以顺利守城 。成败之机,就在此一战,各位有何疑惑?李典对张辽的想法比较认同 。李典张辽都是勇将,于是他们连夜募集勇士,一共得到了八百人,张辽下令杀牛犒赏军士,准备明日大战,吴军士气高昂 。天亮时,张辽被甲持戟,率先发动攻击,魏军虽少,但全是骑兵,吴军虽多,但多为步兵,骑兵机动性好,杀了就走,吴军怎么都围不住八百魏兵 。张辽杀入吴军大营后,他一个人就杀死吴兵数十人,斩大将二人,在突击的过程中张辽大呼自己的名字,让东吴军马彻底记得了名字 。冲入大营后,张辽望见孙权帅旗,发了疯的杀过去,吴军宋谦、徐盛两部都抵挡不住,吴军从来没见过这么能冲能砍的人,慌忙之下士兵全部溃散,纷纷向后逃,幸亏潘璋在后督战,见吴军败退,急忙驰马追上,在乱军斩杀二个逃兵,士兵见此,都回头再战,将张辽挡在孙权营前 。孙权见情形如此紧张,急忙登上附近的山顶,拿着长戟自守 。吴军将张辽挡在山下,张辽冲不上山去,便在山下大骂孙权,企图激怒孙权下山迎战,孙权不是孙策,没有自己哥哥动辄就单挑的胆量 。
不过孙权眼睛还算不错,心理也过硬,虽然性命危急,但还是清醒的看见张辽只带了几百人,于是下令让军士将张辽八百军团团围住 。张辽的坐骑体格比较好,打了半天没有累,带着张辽从乱军中冲了出去 。有几十个魏军见张辽冲出,纷纷高呼将军难道要抛弃我们了吗?张辽见壮又再度冲进包围网,从吴军中冲出一个口子,救出了被围的几个人,余部几百人全部退入合肥城 。经此一战,吴军被吓破了胆,本来还指望十万人打七千人能占点便宜,结果这仗之后吴军士气全失,顿失锐气 。孙权只能下令全军修整守备,合肥城内的曹军也有了准备的时间 。魏军死守合肥,孙权轻松率军围住了合肥 。但是吴军连续攻打了十多日,遇到守军的死守,吴军死伤惨重,恰逢当时淮南疫疾流行,吴军病死不少 。孙权不得以,只能命大军班师,而他自己则莫名其妙的带着一千虎士和凌统、甘宁、吕蒙、蒋钦几员大将断后 。
吴军从逍遥津北撤退,张辽在合肥城上看到吴军主力撤退,乘机率军追击围住了孙权 。孙军一千人顿时混乱,孙权被围后凌统亲率三百近兵冲入重围,甘宁在外围引弓射击,吕蒙、蒋钦率几百人死战挡住魏军 。凌统一阵拼杀,终于救出孙权,凌统让孙权一个人先走,他自己回头再战抵挡魏军 。但孙权在逃跑的路途中碰到被自己人毁掉的桥,桥板被拆,孙权过不去,魏军杀到,孙权狗急跳墙,抓着马鞍、用助跑冲过断桥,孙权在逍遥津南面遇到三千人吴军,小命总算是拣回来了 。孙权成功逃脱后,凌统和甘宁在自己也身受创伤的情况下,杀死数十人后,披甲潜行逃走 。此战,是孙权一生中最屈辱的一战,10万人打七千,不仅输的惨,而且自己也差点被活捉 。能把仗打的这个份,孙权的军事水平真是低到了极点 。
来分析一下曹操的这条锦囊妙计 。张辽这个人,“少为郡史,武力过人,”张辽率众归降了曹操后曾不避大险只身到敌营威劝昌郗投降成功,又在败袁绍、攻袁谭、征柳城等大战中屡建功勋,并多次得到曹操的赏识 。曹操把张辽放在合肥的目的就是要他组织和协调守军的核心作用 。张辽果然不负曹操所望 。
但让人觉得奇怪的是,曹操为什么不让李典守城,乐进出战?看过三国的我们都知道,乐进是个性情如烈火的武将 。曹操称他“每临功战,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摧,自援炮鼓,手不知倦 。”为此特封他个雅号叫“冲折将军 。”而李典的性格与乐进不大为同,“典好学问,贵儒雅 。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但他好象与张辽不和)李典年仅35岁就死了,但却得到了长者的美誉,不难看出他是个爱学习,有修养,顾全大局的人 。按常理叫李典守城,乐进出战更加适合 。曹操偏偏倒用二人,这不令人费解吗?细细分析一下,这正是曹操用人的超长表现 。
推荐阅读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历史上被裸刑处死的三大美女 她们都国色天香
- 轶事:历史上有个皇帝养了私生子还不敢承认
- 揭秘历史上最真实的反清复明以及失败原因
- 中国历史上的疯狂裁员 唐太宗时期裁员七成
-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失败背后的战略误判
- “红颜祸水”究竟是指历史上哪位绝色美人?
- 中国历史上喜欢与和尚私通的四位皇后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寒冷期 冻死者难以计数
- 三国蜀汉五虎将马超为何得不到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