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上曹操什么妙计打败孙权十万大军?( 二 )


在曹操看来,大敌当前,张辽置个人得失于度外是没问题的,李典有“素不与诸将争功”的品格,如见张辽以大局为重,配合张辽也没有问题 。有了这二人的团结和统一,就不愁把乐进带起来了 。如果让乐进出战,很难保证不与张辽争功斗气,如果二人发生争吵李典很难协调,那样三人就不能形成一个整体 。这里还隐藏着一层意思:明明应该乐进出战而令其守城,又说乐进“将军”其实是说你乐进如果争着出战,那么三个人的凝聚力会更大,这才是曹操希望的第一方案:如果说乐进不明白这个意思 。老老实实的守护,也是不错的第二方案曹操的一封密信,为三人的团结对敌设了一个“双重保险”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能做到万无一失 。正如曹操所料,张辽见信,率先表态,慷慨激昂的表示决一死战,紧接着附和的就是李典 。《三国志·李典传》是这样写李典的:“辽恐其不从,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何以私憾而忘公义乎!”
【三国历史上曹操什么妙计打败孙权十万大军?】《三国演义》描绘此战更为神奇:“这一阵杀的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夜不敢蹄”如果说,团结就是力量,那么人和就是战斗力 。这件事也充分的体现了曹操“仁者用其仁,智者用其智”的用人之所长 。曹操果然是“超世之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