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奇案 宋太祖离奇暴亡之谜
中国古代的奇案有很多,而我们一般认为的中国古代四大奇案是:传国玉玺下落之谜、武则天为何立无字碑、斧声烛影之谜、明建文帝之谜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个究竟 。
1、传国玉玺下落之谜
传国玺或传国玉玺,为中国古代皇帝的信物,史书记载传国玉玺乃蓝田玉雕成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以一蓝田玉琢为传国玉玺,命李斯丞相在其上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字,由玉工孙寿刻到上面 。
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 。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二千余年 。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 。
明清两代,时有“传国玉玺”现身之鼓噪,然皆附会、彷造之赝品 。如明孝宗时,曾有人进献所谓“传国玉玺”,孝宗认定其为赝品而未采用 。至清初时,紫禁城藏御玺三十有九,其中一方即被称作“传国玉玺” 。而乾隆时,高宗皇帝颇好考据,钦定其为赝品 。但权且以假当真,聊以充数,亦无深究者 。
民国成立,清廷退位,但依优待条件,仍盘踞紫禁城而称孤道寡 。直至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此伪“传国玉玺”复不见踪影 。当时冯部将领鹿钟麟等人曾追索此镶金玉玺,至今仍无下文 。
由是,历经两千余年风风雨雨、扑朔迷离,“传国玉玺”数隐数现,最终湮没于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 。皇帝亦澹出中国历史,更无所谓“白版”不“白版”矣 。
2、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
公元705年11月,中国历史上执政21年的女皇帝武则天病逝了 。她的墓碑,通高7.53米,宽2.l米,厚1.49米,但碑中不见唐代所刻一字 。后人所加的文字,也斑驳若离,若明若暗,模煳不清 。
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不刻一字?历代学者为此争执不休,聚讼纷纭 。纵观诸说,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
(1)武则天自知自己执政中,篡权改制,滥杀无辜,荒淫无道,罪孽深重,无功可记,无德可载,与其贻笑后世,不如一字不镌 。
(2)武则天自认为她在位时,扶植寒弱,打击豪门,发展科举,奖励农桑,继贞观之治,启开元全盛,政绩蜚然,彪炳史册,远非一块碑文所能容纳,留下空碑一座,以示自己功盖过世 。
(3)武则天一生聪颖机警,常作惊人之举,立无字之碑,意在千秋功罪,让后人评说 。
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有岑仲勉、吕思勉等隋唐史专家 。他们根据宋代着名学者朱熹的《通鉴纲目》和欧阳修的《新唐书》等史籍,认为武则天“即使撇去私德不论,总观其在位廿一年实际,无丝毫政绩可记” 。
持第二种说法的学者如范文澜、翦伯赞等,他们援引的史料大致有唐代政论家陆贽的《翰苑集》、南宋史学家洪迈的《容斋随笔》、明代杰出思想家李贽的《续焚书》 。
持第三种说法的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的从解放后乾陵发掘的文物中,考证究源 。1960年,学术界围绕着郭沫若同志新编历史剧《武则天》展开了争鸣讨论 。这些学者指出:“从唐中宗起,陆贽、李绛,宋洪迈、清赵翼等人都很尊重武则天,对她评价很高 。”认为,唐太宗打下的盛唐基础,建立了规模,而“武则天则巩固和发展了这一基础,没有武则天起作用的五十年,也就没有唐玄宗的#39;开元之治’,武则天对唐朝的历史和祖国的历史都起了作用,是应该肯定的,但也不能以偏概全,武则天的错误也是严重的,尤其是其统治后期,朝政腐败,新贵形成,对历史的前进起了阻碍的作用” 。由于功过相掺,这些学者认为,“武则天是个聪明人,立无字碑立得聪明,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
3、斧声烛影之谜
斧声烛影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桉 。赵匡胤并没有按照传统习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据“金匮之盟”传给了弟弟赵光义 。
根据记载,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病重,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召次子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后事.宋太祖二弟赵光义早已窥伺帝位,收买王继恩为心腹,当他得知太祖病重后,既与亲信程玄德在晋王府通宵等待消息.王继恩奉诏后并未去召太祖的次子赵德芳,而是直接去通知赵光义.
推荐阅读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揭秘古代宫廷投毒三大秘法 古代皇家投毒谜案
- 用石油大败突厥骑兵!看石油在古代的妙用
- 古人更偏爱平胸 揭秘古代丁香乳更受欢迎
- 揭中国古人身份证 竟带防伪标识
- 揭秘中国古代的女囚坐牢就失去贞操的潜规则
- 古代女子出嫁洞房“八件套” 是些什么东西
- 猪八戒白胖形象错了 专家:明代中国没白猪
- 中国古代著名男宠 后宫美女在他面前黯然失色
- 中国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