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墓志颠覆历史 嫁父子两皇帝堪比武则天( 二 )


墓志以详尽篇幅记载婉儿劝阻的过程 , 曾四次向唐中宗进谏 , 从检举揭发 , 到辞官不做 , 再到削发为尼 , 都没有得到唐中宗准许后 , 最终婉儿采取了“请饮鸩(zhèn毒酒)而死 , 几至颠坠 。”以死相谏 。婉儿喝毒药后 , 太医紧急救治 , 才得以保命 , 之后婉儿多次请求降低身份 , 唐中宗不得不将其降为婕妤 。而安乐公主的“皇太女”之梦 , 最终也没能实现 。
针对婉儿自杀一事 , 杜文玉说 , 此前历史上从来没有记载过 。由此也推翻了史书记载婉儿与韦后是一伙的说法 。
揭秘四
上官婉儿之死:亡身于仓卒之际
史书记载 , 公元710年 , 唐中宗驾崩 , 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 , 诛韦后 , 上官婉儿表忠不成而被杀 。李旦继位 , 即唐睿宗 , 睿宗之后就是儿子李隆基 , 也就是著名的唐玄宗 。
陕师大历史专家、博导王双怀表示 , 墓志中记载 , 上官婉儿是在唐隆政变时 , 亡身于仓卒之际 。上官婉儿的政治立场唐中宗、唐睿宗应该是比较清楚的 , 不是韦后一伙 , 而李隆基则为了免除后患 , 在仓促之中将婉儿杀害 , 可见在当时并没有对婉儿进行审判或者详细调查 。
揭秘五
谁安葬谁毁墓?皆因太平公主
在墓志中记载完唐睿宗下诏安葬后 , 还明确记载“太平公主哀伤 , 遣使吊祭 , 赙(fù)赠五百匹 , 词旨绸缪” 。意思是说 , 太平公主非常哀伤 , 派人去吊祭 , 并出钱五百匹绢 , 相当于今天的份子钱 。五百匹绢在唐代是一大笔钱 , 相当于今天50万元左右的购买力 。
李明推测说 , 上官婉儿死后 , 睿宗懦弱 , 太平公主权势极大 , 在太平公主的游说下 , 睿宗下诏按级别修建了上官婉儿墓 。墓志记载上官婉儿“懿淑天资、贤明神助” , 并以唐睿宗的名义 , 为其篆刻墓志铭 , 还获得了“惠文”的谥号(唐代女性只有皇后和几位公主能够获得谥号) 。这与同时被杀的韦皇后、安乐公主贬为庶人、悖逆庶人则是无法比的 。
而墓的被毁 , 李明认为也因为太平公主 , 延和元年(712年)八月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 , 自己退为太上皇 。次年 , 李隆基突然起事 , 赐死太平公主 , 下令铲平太平公主丈夫武攸暨的坟墓 。上官婉儿被认为是太平公主一党 , 在铲平武攸暨坟墓时 , 上官婉儿墓也因此受到牵连而被毁 。他推测 , 应该是李隆基下令进行的官方毁墓 。
gt;gt;墓志全文
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
夫道之妙者 , 乾坤得之而为形质;气之精者 , 造化取之而为识用 。挻埴(shānzhí揉和黏土)陶铸 , 合散信息 , 不可备之于人 , 备之于人矣 , 则光前绝后 , 千载其一 。
婕妤姓上官 , 陇西上邽人也 。其先高阳氏之后 。子为楚上官大夫 , 因生得姓之相继;女为汉昭帝皇后 , 富贵勋庸之不绝 。曾祖弘 , 隨〔隋〕藤〔滕〕王府记室参军、襄州总管府属、华州长史、会稽郡赞持、尚书比部郎中 , 与觳(hú)城公吐万绪平江南 , 授通议大夫 。学备五车 , 文穷三变 。曳裾入侍 , 载清长坂之衣冠;杖剑出征 , 一扫平江之氛祲(jìn不祥之气) 。祖仪 , 皇朝晋府参军、东阁祭酒、弘文馆学士、给事中、太子洗马、中书舍人、秘书少监、银青光禄大夫、行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 赠中书令、秦州都督、上柱国、楚国公、食邑三千户 , 波涛海运 , 崖岸山高 , 为木则揉作良弓 , 为铁则砺成利剑 。采摭(zhí搜集采用)殚于糟粕 , 一令典籍困穷;错综极于烟霞;载使文章全盛 。至于跨蹑簪笏(kuànièzānhù做官) , 谋猷(yóu谋略)庙堂 , 以石投水而高视 , 以梅和羹而独步 , 官寮府佐 , 问望相趋 , 麟阁龙楼 , 辉光递袭 , 富不期侈 , 贵不易交 。生有令名 , 天书满于华屋;没有遗爱 , 玺诰及于穷泉 。父庭芝 , 左千牛、周王府属 , 人物本源 , 士流冠冕 。宸极以侍奉为重 , 道在腹心;王庭以吐纳为先 , 事资喉舌 。落落万寻之树 , 方振国风;昂昂千里之驹 , 始光人望 。属楚国公数奇运否 , 解印褰裳(qiāncháng采自郑国的诗歌) , 近辞金阙之前 , 远窜石门之外 , 并从流迸 , 同以忧卒 。赠黄门侍郎、天水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 。访以荒陬(zōu角落) , 无复藤城之榇(chèn棺材);藏之秘府 , 空馀竹简之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