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教父”陈果夫之侄“蓝二代”隐居北京?
红炉磨坊”隐藏在北京亮马桥一个小区内 , 虽然临街 , 但仍然与马路隔着一道栅栏 , 想要进去 , 得绕一段远路 。就像他的主人陈泽祯一样 , 显赫的身份就像是那一道栅栏 , 让他看上去似近实远 。兜兜转转了大半生后 , 陈泽祯选择落在北京 , 这个他从未曾想过的地方 。
这位看上去萌萌的“面包老爹” , 更像是个老愤青、老顽童 , 他喜欢和年轻的员工们开玩笑 , 叫他们“我的孩子们” , 店员们也都不怕他 , 在他身上 , 根本看不出年轻时凌厉的影子 , 然而熟悉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他 , 他出身显赫 , 其祖父是陈其美 , 两位堂伯是人称“国民党教父”的陈立夫、陈果夫 。2015年10月 , 他给台湾“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写了一封公开信 , 声明要支持一个“有信念”的国民党 。
1995年 , 陈泽祯接到一通来自中国大陆的电话 , 邀请他回大陆来看看 。接到这通电话 , 陈泽祯很好奇 , 自从1949年和家人离家赴台之后 , 他半生从未再踏上故土 。但当他真的回来 , 发现这片土地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化 。
当时北京市的领导对他说 , 你别回美国去了 , 我们在北京近郊拨块地给你 , 你就在这边工作 , 怎么样?
陈泽祯一口回绝 。“我说我不能 , 我是国民党 。”
那位领导劝他 , “你这样讲不对 , 你要这样想 , 你只要看中了哪一块 , 我们把路搞好了 , 人也处理好了 , 电水都有了 , 就交给你 。这是帮助繁荣国家而出一份力 , 没有谁吃谁的饭这一说 。”
条件如此丰厚 , 陈泽祯有点动心 。在国外漂泊久了 , 他对国家更加怀有一种富国强民的梦想 。但梦想归梦想 , 他还有一层顾虑——这万一传出去 , 台湾日本那些朋友说 , 陈泽祯现在跟共产党要了一块地 , 多丢脸 。
【“国民党教父”陈果夫之侄“蓝二代”隐居北京?】这一犹豫又是几年过去了 , 2002年 , 陈泽祯最终决定把自己的面包店开在大陆 。
这一次 , 政府依然很重视 。他想去哪里 , 政府部门都出面联络 , 走哪儿都有人接待 。除了北京 , 他还去考察过杭州 。在杭州 , 他十分中意一栋位于老街区的老房子 , 年租金100万人民币的商铺 , 政府愿意出面 , 帮他把价位砍掉近一半 。
但考虑再三 , 他还是决定把面包店开在了亮马桥的使馆区一带 。漂泊了半辈子后 , 陈泽祯在昔日“敌对阵营”的心脏 , 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
大陆很多人服务意识并不强 , 与人打交道态度很差 , 陈泽祯隔三差五就会跟人掐起来 , 大陆的朋友劝他不要跟他们一般见识 , 陈泽祯不同意 , “你以为台湾当年很好吗?一点一点事都是我们做出来的 , 我就是要一般见识 , 因为你的档次在那里 , 更要去一般见识 , 为什么?我改好一点是一点 , 我就天天吵都可以 , 这就是存在感 。”
然而这种执拗并非次次都灵 , 有政府部门也曾找过他 , 希望能从他这里取得一些经验 , 并向他保证 , 他的意见一定会传达给高层领导 , 然而等他提完意见之后 , 在对方看来 , 他多少有点“不接地气” , 一次之后 , 便再也没有登门 。
就在去年 , 他还跟食品药品监督局拧了起来 。原因是食药局出了新规定 , 烘焙企业的生产车间不得小于若干平方米 , 而他的车间不够大 。2014年底 , 他的面包店被停发了企业食品生产许可 。他写了申诉书 , 交给统战部门 , 对方又转交给北京市食药部门 。后者非常礼貌地驳回了他的所有诉求 。
“他们现在不给我们QS(企业食品生产许可) , 我们12年来照中国法律都完全合规 。”陈泽祯自认为在技术上 , 比食药局更有发言权来评价合规的标准 。在过去几年里 , 他连续三次应邀去日本 , 担任日本的西点选拔赛决赛的评委 。然而现在 , 回到大陆13年后 , 这位国民党大佬的后人 , 曾经备受礼遇的台胞 , 也不得不无奈又愤怒地面对“我们随时都可能倒闭”的局面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一介汉将 大元皇帝忽必烈竟管他叫“大哥”?
- 明代画家吴伟 一介乞丐竟然也能成为“画状元”
- 此人一生杀了三个皇帝还被奉为“忠臣”
- 佤族的历史在“司岗里”中是怎样体现的
- 你做梦也想不到的“梁祝”竟然是这样写成的
- 古代女子出嫁洞房“八件套” 是些什么东西
- 举荐情敌做高官的两位先秦牛人 “私怨不入公门”
- “红颜祸水”究竟是指历史上哪位绝色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