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替李广求情免罪 初战胜利有赖于李广的牵制
公元前129年 , 匈奴又一次兴兵南下 , 前锋直指上谷 。
汉武帝决定从四面出击匈奴 , 他果断地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直出上谷 , 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出兵 , 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出兵 , 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 , 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 。
当得知皇帝所任命的四个将军中有卫青时 , 公孙敖和公孙贺都表现出一脸的不屑 , 李广更是嘲笑卫青靠女人裤腰带发迹 , 这样看来 , 四个将军中除了卫青本人外其他三个“爷”根本就瞧不起他 。
如果换成一般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 , 肯定会跑到那三位“爷”的家门口大骂一通:奶奶的胸毛 , 凭啥看不起老子 , 老子可是堂堂大汉天子的小舅子!
但卫青先生不是一般的鲁莽武夫 , 他有自知之明 , 他知道自己还是一张白纸 , 其他三位“爷”个个都是战功赫赫、叱咤风云的大能人 , 他暂时还没法跟他们比 , 他只能“夹着尾巴” , 以大局为重 , 慎重备战 。
事实上 , 卫青这种“夹着尾巴”的富有忍辱的清醒意识 , 让他取得了最好的战果 。
卫青尽管是首次带兵打仗 , 但是他表现得却极为冷静 。他仔细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 , 利用匈奴布局不合理的现状 , 号召全军长途奔袭 , 直捣龙城(匈奴祭扫天地祖先的地方) , 结果一下子便扫平了龙城 , 并斩杀匈奴七百多人 , 其他的匈奴兵吓得丢盔弃甲 , 狼狈而逃 。
卫青先生取得了初战的胜利 。
而反观其他三个大爷级的将军 , 则是败的败、逃的逃:骑将军公孙敖与匈奴兵刚一交锋 , 就被打得溃不成军 , 还陪上好几千人的性命;卫尉李广更是糗大了 , 竟然被匈奴活捉住 , 后来才侥幸得以逃脱;公孙贺则是无功而返 , 仅仅到大草原旅游一次 , 甚至连匈奴的影子都没看到 。
在这次龙城战役中 , 尽管杀死的匈奴兵只有几百人 , 但是却粉碎了许多汉朝主和大臣宣扬的“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 , 使汉朝将士树立了必胜匈奴的坚定信念 。这种非同寻常的意义 , 汉武帝自然是肚皮里点灯——心里明白 , 所以在卫青凯旋时 , 他真是特别高兴 , 同时也极为赏识卫青 , 当即便加封卫青为关内侯 。
卫青先生第一次出击匈奴便打了胜仗 , 而且还是汉朝反击匈奴的第一个胜仗 , 这真是天大的功绩 , 如果换成一般的人肯定会摆几桌酒席 , 放几挂炮冲 , 好好庆祝一番 , 然后把头抬得高高的 , 走起路来耀武扬威 , 踌躇满志;然而 , 卫青仍然“夹着尾巴” , 低调得吓人 , 从他那平静如水的脸上 , 根本就看不出他是一个刚刚打了大胜仗的人 。
卫青是确实不想高调 , 而吃了败仗的李广、公孙敖这哥儿俩是想高调却高调不起来 , 而且更让这哥儿俩揪心的是 , 因为打了败仗还差点被武帝按照汉朝律法给砍了脑袋 , 好在武帝爱惜这哥儿俩的才华才没痛下杀手 , 仅仅降降职、罚罚款 , 以示惩罚 。
卫青先生真有大将风度 , 在得知这二位仁兄被武帝惩罚的消息后 , 并没因这哥儿俩昔日挤对过自己就躲在一旁偷着乐 , 反而悄悄地替他俩交了罚款 , 结果把李广、公孙敖哥儿俩感动得鼻子一把泪一把 , 悔不该当初那般对待卫青 。
卫青这样做可不是活雷锋 , 因为在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 他之所以能取得成功 , 并不完全是因为自己多么牛叉 , 实在是因为李广为自己分担了许多 。
试想:要不是李广那么大的腕儿 , 声名远播四海 , 让匈奴把主力都用在对付李广上 , 就凭他这样一个初出茅庐没啥资历的青瓜蛋子 , 即便使上吃奶的力气也不可能取得龙城大捷 。
【卫青替李广求情免罪 初战胜利有赖于李广的牵制】吃水不忘掘井人 。这人啊 , 就应该晓得自个儿究竟能吃几碗干饭!
推荐阅读
- 平阳公主与大将军卫青结合 真的是政治联姻?
- 李广冯唐连遇三代明君为何都不得重用?
- 惊人秘密:川岛芳子用“替身”逃脱死刑之谜
- 淞沪会战秘闻 伪满洲国军队代替日军成为前锋
- 和绅受宠之谜 曾替乾隆皇帝料理过后宫的绯闻?
- 西汉史上伟大的女佣卫老婆子 生出卫青卫子夫
- 清朝史上曾国藩的为官原则 只办大事专找替手
- 九一八不抵抗难道是张学良替蒋介石“背黑锅”
- 水浒传中五大神射手 最厉害的竟不是小李广!
- 小李广花荣死因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