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为何攻破苏州后食言杀降?( 二 )
不仅如此,李鸿章本人也保持着杀降有理的基本态度,他在1864年4月26日为程学启请恤折中自信地谈及“戈登虽偶反复,久之公论自明,群疑遂释” 。由《骈诛八降酋片》可看出,八王所提过分要求主要为两条:坚求立二十营,占阊、胥、盘、齐四门;乞保总兵、副将实职 。关于添立二十营占据苏城的问题 。所谓“阊、胥、盘、齐四门”实际上就是大半个苏州城,只剩东门一隅留给李鸿章,不要说李鸿章,就是清廷也绝无可能答应 。
李鸿章在给其弟李鹤章的信中说,“欲割西南半城以处降众,分东北半城以处官府 。卧榻之前岂容他人鼾睡,致有尾大不掉之虞” 。关于兑现实职的问题 。对于降将,清军从不轻易信任,往往进行必要的考验 。当年曾国荃收降程学启时忧其变心,安排他在最危险的地方抵挡敌人援兵,“苦战数月,陷安庆,他干下了鹰犬功劳 。曾国荃初时还怕他为变,到此才相信他” 。
【李鸿章为何攻破苏州后食言杀降?】李鸿章曾言“熊建勋、陈殿选既真心归顺,与贼不能两立,必当为我效命” 。而且,清廷对降将的原则向来是先抚后察,论功行赏 。对于事先许诺降将的优惠条件,李鸿章一向是看到实际行动才会兑现 。他曾谈到,“(对蔡元隆等降将)尊处权给札谕开导羁縻,以狐疑其众,未始不妙……所称优奖断不能行,凡献城头目,至大以游击虚衔为度” 。1863年1月18日李鸿章为骆国忠等上奏请奖,“游击周兴隆与降将骆国忠……实属胆气过人 。惟臣处兵力过单,无法往救,不知该游击等能否保守,未敢遽为请奖 。应由臣酌核劳绩,暂假以虚衔、军功、顶戴,以资笼络 。果其力却援贼,始终不渝,再查明在事出力人员,恳恩优予奖励” 。
直到4月27日才有朝廷上谕:“骆国忠……实属出生入死,效忠不二,非寻常降众可比,允宜破格施恩,以昭激劝 。骆国忠著以副将用并赏加总兵衔,赏戴花翎” 。
是年11月30日寄谕:“朱品隆将降众挑留千人编立营哨交古隆贤管带,责令立功赎罪 。著即妥为抚驭,仍随时留心防范,不可稍涉大意 。古隆贤为贼中巨憝,本属罪不容诛,既系自拔来归,尚可予以自新,以期被胁各匪闻风效顺 。本日已明降谕旨,赏给游击衔并准将该部下头目及办理招抚将士查明奖励 。”
在李鸿章看来,是八王首先违背信义,仗着八人之众,有要挟之意 。八王显然不明就里,以为献城后即刻就任官职 。而李鸿章期望的却是,八王归顺后通过奋勇杀敌立下功勋,再为其请赏 。李鸿章一般不会因其为降将而有所怠慢或有失偏颇,如李鸿章屡次为降将骆国忠请奖,反倒被朝廷批评“请奖副将翎枝等职,未免过优”,强调“此后投诚之人,仍宜渐次保升,免贻诸将口实 。且恐此军骤膺显秩,志得意满,不复勉图上进,不可不示以限制” 。综上所述,可以说,正是八王提出的“不能接受”的过分要求,才促使李鸿章动了杀机 。(原文来自今日头条)
推荐阅读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风尘才女寇白门为何不惜与出轨情人玉石俱焚?
- 真奇怪 为何秦始皇一辈子都不立皇后呢?
- 浑身是胆赵子龙 为何被老婆用绣花针扎死了
- 西门庆为何要花巨资买朋友情义?
- 吕洞宾墓中疑云 道士墓穴为何男女合葬
- 蠢笨如猪的安禄山为何能成为大唐军界第一人?
- 刘姥姥与巧姐的联系 巧姐为何也是十二金钗之一
- 揭秘千古迷团:12个远古文明为何突然销声匿迹
- 殷素素为何要自杀 殷素素和俞岱岩的恩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