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军事人物 克里斯托夫

    海地“最能干的将军”克里斯托夫(1767年~1820年)
    海地民族英雄 , 共和国总统 , “海地国”皇帝 。出生在英属格林纳达岛的一个奴隶家庭 , 父母都是来自西非的奴隶 。他从 7岁起在种植园里当泥瓦工学徒 。12岁那年出逃到法属海地 , 被狠心的船主卖给一个法国军官 , 在一艘法舰上当伙夫 。1779年 , 随法国志愿军参加过支援北美独立的战争 。法舰返回海地角后 , 他又被法国军官转卖给一个旅店老板 , 在旅店里当服务员 。老板非常赏识他的忠厚勤劳 , 帮他赎回了自由权利 , 并将女儿嫁给了他 。
    1790年和 1791年 , 海地先后爆发两次奴隶大起义 。起义给了克里斯托夫深刻的影响 , 在他的心灵里点燃了革命的火种 。1794年 , 当杜桑领导的奴隶起义席卷整个海地北部地区时 , 他毅然投入起义军 , 跟随杜桑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 。经过一年奋战 , 起义军由西向东 , 连克 12城 , 光复了海地北部大片土地 , 迫使西班牙殖民军全部从海地撤走了 。此后 , 克里斯托夫又跟随杜桑 , 挥戈西进 , 进攻盘踞在西部太子港等地的英军 。他在战争中身先士卒 , 屡建战功 , 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 先后被授予少校、上校和准将军衔 。
    1798年 , 在起义军的打击下 , 英军节节败退 , 全部撤出海地 。此后 , 克里斯托夫不仅积极支持杜桑 , 驱逐法国驻海地的总督和特派员 , 而且在 1799年奉命率起义军镇压了南部种植园主发动的武装叛乱 , 从而统一了整个海地 , 使海地实际上成了一个独立的国家 。
    1802年 2月 2日 , 法国拿破仑委派其妹夫勒克莱尔率领的远征军抵达海地角港口 。作为海地角驻军司令官的克里斯托夫 , 接见并严词拒绝了勒克莱尔的诱降阴谋 。法军司令官见诱降不成 , 遂于 2月 6日向海地角发动全面进攻 。起义军不断受挫 , 外围据点相继失守 。克里斯托夫根据杜桑的指示 , 焚毁海地角 , 率起义军向内地和山区撤退 , 与法军开展游击战争 。6月 , 杜桑被法军诱捕 。在起义军严重失利的情况下 , 克里斯托夫被迫与法军议和 , 以“保证给予黑人自由”和在法方军队中“保持起义军将领军衔”为条件 , 率部加入了法军 。
    法国殖民者在收编了海地起义部队以后 , 以为胜利在握 , 又宣布在海地恢复奴隶制度 。严酷的事实教育了克里斯托夫 , 使他幡然醒悟 , 于是他同海地另一位将领德萨利纳一起 , 于1803年初再次举行反法起义 。海地各地人民纷纷响应 。法军伤亡惨重 , 法军司令勒克莱尔也死于黄热病 。同年 11月 30日 , 法军残部撤离太子港 。至此 , 海地全境获得解放 。11月29日 , 克里斯托夫和德萨利纳签署《海地独立宣言》 。1804年1月 1日 , 正式宣布海地独立 , 并把圣多明各改为印第安人的传统名称----海地 。由德萨利纳担任第一执政 。
    1806年 , 德萨利纳被暗杀 。1807年 , 克里斯托夫担任总统 , 实行铁腕统治 。混血种人起义军领袖佩蒂翁反对克里斯托夫专权 , 海地分裂成南北对峙的两个政权 。克里斯托夫在海地北部以海地角为首都 , 建立“海地国” , 并颁布了新宪法 。宪法规定:永远废除奴隶制度;总统实行终身制 , 掌握国家军、政、财、外大权;立天主教为国教 。1811年初 , 克里斯托夫又命令参议院修改 1807年的《新宪法》 , 仿照欧洲各国帝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 在海地实行帝制 。同年 6月11日 , 克里斯托夫根据修改后的宪法 , 在海地角正式举行加冕典礼 , 登上了皇帝宝座 , 自称亨利一世 。他根据功劳大小正式册封群臣 , 并由这些人组成了海地世袭贵族集团 , 统治着“海地国” 。克里斯托夫称帝后 , 实行大庄园制和军事封建制 , 并营造豪华宫殿和城堡 。但他毕竟是奴隶出身 , 所以比较体察民情 , 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 保卫民族独立 。1820年10月 , 国内反叛四起 , 不幸中风的克里斯托夫在忧愤中与世长辞 , 终年 53岁 。
    克里斯托夫为民族解放和奴隶自由而斗争的精神 , 受到了海地人民的赞扬;他在独立后为治理国家和捍卫民族独立所作的努力 , 也得到人民的肯定 。但是他称帝是违背历史潮流的 。尽管如此 , 人们仍承认他是一位民族英雄和“最能干的将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