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人物 曾国藩

    创建封建军阀武装湘军的曾国藩
    人们都知道 , 在旧中国有一个军阀混战的时期 。而追起军阀的老根 , 就得说起晚清地主阶级军事家曾国藩(1811年?1872年)和他创建的湘军 。曾国藩字涤生 , 湖南湘乡人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 , 历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 , 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咸丰二年(1852年) , 因丧母 , 在家乡守孝 。此时 , 太平军从广西北上 , 横扫湖南湘江流域各县 。他奉旨至长沙 , 帮助湖南巡抚办理团练 。受命后他上奏 , 认为办团练已无济于事 , 而当时的部队缘营兵也不堪使用 , 建议按照戚继光的办法组建新军 。于是 , 以其家乡湘乡的练勇为基础 , 招募质朴的农民为士兵 , 以当地儒生为军官 , 编练成一支军队 , 称湘勇 , 又称湘军 。其将领均为曾国藩的同乡、同学或亲友 。而士兵均由军官自行招募 。士兵只服从其军官 , 上下层层隶属 , 而全军将领只服从曾国藩一人 。这种“兵为将有”的状态沿袭下去即为军阀的老根 。湘军陆军十人为队 , 八队为哨 , 四哨为营 , 每营五百人 。曾国藩认为 , 南方多水 , 要战胜太平军 , 必须加强水师 。湘军水师每营亦为五百人 , 下辖长龙、舢板若干艘 , 每艘设哨长 。四年初 , 湘军练成陆军十三营 , 水师十营 , 加上勤杂人员共一万七千余人 , 在湘潭集结 。曾国藩发《讨粤匪檄》 , 竭力低毁太平军 , 誓师出战 。初战时在岳州(今湖南岳阳)、靖港(在长沙西北)连败 , 愤不欲生 , 第一次投水自杀 , 被左右救起 。随后重整旗鼓 , 于十月攻占武昌 , 奉沼署湖北巡抚 。不久清廷怕他势大 , 无法驾御 , 又解除署任 , 后长期以侍郎的虚衔带兵 。五年初 , 率水师进攻九江、湖口 。太平军翼玉石达开率部来援 , 设计将湘军水师的轻便快船引诱入鄱阳湖 , 然后封锁湖口 , 使仍在长江中的湘军水师的笨重大船成为“无翼之鸟 , 无足之虫” , 再用火攻 。湘军水师的大船数十艘被毁 , 曾国藩率残部狼狈退至九江以西的官牌夹 , 其座船被太平军围困 。曾国藩第二次投水自杀 , 被随从捞起 , 只得退守南昌 。次序一颠倒 , 境界大不一样 , 颇得他的赞赏 。八年 , 他奉命办理浙江军务 。其时石达开已出走进入福建 , 清廷命令他增援福建;后来石达开进入湖南 , 围攻宝庆 , 清廷怕四川出问题 , 又命令他援助四川 。曾国藩坚持先解决安徽 , 以去金陵屏障的战略 , 攻克景德镇后进军安徽 , 围攻安庆 。十年 , 清军江南大营被太平军彻底摧毁 。清廷不得不依靠曾国藩来对付太平军 , 给他加兵部尚书衔 , 受两江(辖江苏、安敬、江西三省)总督 , 从而取得军政大权 。次年 , 太平军为解安庆之围 , 兵分两路西进 。英王陈玉成克黄州 , 进逼武昌;忠王李秀成攻克景德镇 , 断了曾国藩驻地祁门(今属安徽)的粮道 。曾国藩决定进攻徽州 , 以解决粮食问题 。走到休宁 , 被李秀成包围 , 湘军八个营被击溃 。曾国藩写好遗嘱送回老家 , 又一次准备自杀 , 但在左宗棠等援救下 , 又转危为安 。同年秋 , 督促其弟曾国荃率军攻克安庆 。同治元年(1862年) , 以安庆为大本营 , 命曾国荃部顺江东下 , 命左宗棠部从江西攻浙江 , 命李鸿章部从上海攻苏南 , 以实现对天京的战略包围 。三年六月 , 攻破天京 。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 , 加太子太傅 。四年 , 他奉命督办直隶(约今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军务 , 镇压捻军起义 。他驻扎在徐州 , 采用重点设防的方针 , 在临淮(今安微蚌埠东)、山东济宁、河南周口和徐州驻扎重兵 , 一处有难 , 三处支援 。但由于兵力单薄而无效 。五年又采用聚兵防河的办法 , 即在北面的黄河、东面的运河、南面的淮河、西面的贾鲁河和沙河河岸筑深沟高墙 , 设重兵防守 , 企图困死捻军 , 又告失败 。后来他曾两任两江总督 , 一任直隶总督 。
    在镇压农民起义中 , 他重视使用西洋枪炮 。早年枪炮大多购自外国 。后来他提出“师夷智以造炮制船” , 先后设立安庆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局 , 仿制洋枪洋炮 。十一年病卒 , 赠太傅 , 溢文正 。后人将其诗文、奏章、信函汇集成《曾文正公全集》出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