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唐朝官员的工资收入 采取年薪月薪双轨制
唐朝是一个传奇的时代 , 也是现在影视剧的重要取材年代 , 每隔一两年 , 荧屏上总有一部收视率居高不下的电视剧跟唐朝有关 , 比如前两年的《神探狄仁杰》中的“元芳 , 你怎么看”还方兴未艾 , 如今的《武媚娘传奇》又沸沸扬扬了 。
不过 , 再传奇的人物 , 也得拿薪水过日子;再传奇的生活 , 也得靠那本枯燥无味、几乎与传奇无缘的薪水簿 。所以 , 除了丰富的素材 , 唐朝还给我们留下了一本详细的工资簿 。
唐初薪水:
比隋朝有下调 外官不如京官
唐高祖建立大唐 , 同时也制定了唐朝官员的俸禄规格 , 跟隋朝相比 , 工资水平有所下调 , 原因可能跟战乱破坏了生产力、民生凋敝有关吧 , 具体的还得看工资表 。
《隋书》的“百官志”里有一张不太详尽的工资表 , 标明了基本情况:古代的年薪以粮食为基本发放单位 , 一品官年薪九百石 , 然后按照品级递减 , 低一级就减一百石 , 所以从一品就是八百石 , 正二品是七百石……到正四品 , 年薪为三百石 , 接下来每降一级就减五十石 , 到正六品 , 年薪为一百石 。九品和不管事的闲官没有年薪 。
唐朝建立后 , 我们看《新唐书》里的工资簿 , 发现确实有所下调 , 公元618年 , 正一品的年薪变为七百石 。正四品的年薪倒是相当的 , 都是三百石 , 再往下差别也不大 。而唐朝的九品芝麻官也列入了财政 , 年薪四十石 。
这些以粮食为单位的薪水都是一年之内一次性发放到位 , “皆以岁给之” 。悲催的是 , 京师以外的地方官吏没有年俸 , “外官则否” 。在唐朝的相当一部分时间里 , 地方官员的待遇远不如京师官吏 。名臣倪若水曾在地方为官 , 有一回 , 他给一位回长安为官的朋友送行 , 朋友动身后 , 倪若水望着其远去的背影 , 羡慕嫉妒恨地说:“这哥们回京城做神仙去了 。”
当然 , 外官的困难还是有人关心的 , 贞观六年 , 公元632年 , 中书省的官员高季辅上奏说 , 外官同事们实在太苦了 , 级别低 , 又没薪水 , 已经到了“饥寒切身”的地步 , 还是要发俸禄才行 , “宜给禄养亲” 。于是外官开始有年俸 , 稍低于京官 , 例如一品低五十石 , 二品和三品低三十石 , 具体就不罗列数据了 。也可以用盐代替 , 至于怎么兑换 , 不得而知 。
由此可见 , 外官待遇不如京官 。不过 , 风水轮流转 , 到中晚唐时 , 出现了京官不如外官的情况 。例如唐穆宗的时候 , 堂堂工部尚书郑权 , 居然惨到薪水养不活家人的地步 , “俸薄不能赡” , 所以他绞尽脑汁要调到地方去 , 并最终如愿以偿 。据《资治通鉴》第243卷记载 , 公元823年的四月二十五日 , 调令下来 , 郑权任岭南节度使 。接到调令的他欢欢喜喜地上任去了 。岭南在当时算是偏远地方 , 郑权都乐意去 , 可见情况与初唐相比已大不相同 。
薪水调整:
唐高宗时有月薪
武则天上调低层官员待遇
【解密唐朝官员的工资收入 采取年薪月薪双轨制】年薪也不是固定的 , 会视表现情况有所浮动 , 当然 , 多数是往上浮的 。唐太宗贞观年间 , 百官在年终考核中 , 如果得上等成绩 , 可以奖给他们一个季度的俸禄 , 后来追加到一年的俸禄 , 大概相当于年终奖了 。看来 , 好好表现还是有希望加薪的 。
新到的官员 , 手头没薪水 , 等发年薪又太遥远 , 所以就每日给粮 , 等于计日算工资 。
据《新唐书》的“食货志”记载 , 唐太宗的时候财政吃紧 , 于是实行隋朝就有的“公廨本钱” , 其实是一种融资借贷制度 。政府贷款给一些民间人士 , 每人限五万钱 , 让他们拿着这笔钱去做生意 , 每月收利息四千钱 , 一年收四万八千钱 , 息钱已经接近本金 , 算是高利贷了 。这些赚来的利息钱 , 就用于发放官员的薪俸 。
推荐阅读
- 奇闻:唐朝高僧一行捉北斗七星以救恩人之子
- 真正的唐朝美女长什么样 揭唐朝美女的真相
- 唐朝那些可爱的官员和好玩的事 绝对笑死你
- 唐朝为何会制造出许多民间才女?唐朝才女何其多
- 唐朝人吃梨不是拿起来就啃 而是喜欢蒸熟了吃
- 古代官员为何都爱被外派?远离皇帝好耍威风
- 解密三国:赵子龙为何拒绝娶漂亮寡妇为妻?
- 唐朝后宫采用轮岗侍寝是真的吗 唐朝后宫的人性化
- 唐朝酒价知多少?唐朝的酒真的都价值千金吗
- 三国解密:孙权送上了美女妹妹为何没套住刘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