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建国路 从周瑜之死出发
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 。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 。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 。”权许之 。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 。”
每次看到这里都觉得不可思议,周瑜为什么会猝死?书中没有任何地方记载是他围攻江陵时的旧伤复发所致,被气死更是不可能的,况且他自己也说了:“至以不谨,道遇暴疾……”,看上去似乎是得了急病,突然去世,大胆的设想一下:假如是有人故意谋害呢?周瑜的死是否会让某些人从中获益?
自古以来,贤相名将之暴毙多数都另有缘由,周瑜这个时代英雄的突然死亡也是在无法不让我浮想联翩 。在周瑜的遗言中不难看出,如果假设成立,那么应该只有中毒一种可能,而且周瑜对此完全不知情 。以下试分析此案他杀的可能性 。
案情,首先要确定嫌疑人都有谁?他们的动机是什么?
1、刘备、曹操、程普、刘璋等仇人
周瑜是东吴铁杆鹰派,主张吞刘自大,也曾经建议孙权软禁前来借地的刘备,所以刘备对周瑜无论如何都不会有好感 。但此时孙刘两家尚处蜜月期,即便刘备真要除去周瑜,也只能采取暗杀手段,或者离间孙权,因为一旦不能一击致命,孙刘联盟会瞬间瓦解,曹操再次南征能把刘备打的他妈妈都不认识他 。离间计在此前已经被证明无效,而周瑜自己说了是患病,所以不可能是刘备下手,刘备的嫌疑可以排除 。曹操虽然不必偷偷摸摸的干这个坏事,但是杀周瑜的难度系数实在太大,况且如果周瑜是被曹操派人暗算,那他不会说自己是患病,所以此案也与曹操无关 。
周瑜和程普不合是众所周知的,但此前程普已经被周瑜的魅力所折服,二人不存在深仇大恨,所以也不可能是程普作为 。刘璋也不可能是凶手,因为周瑜的遗言中对此没有涉及 。
2、孙权
有动机、有条件实施作案的嫌疑人只剩下了孙权 。孙权为什么要杀害自己的心腹大将?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 。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孙权想要什么,以及周瑜给了他什么,外加周瑜还想要什么 。
应该说孙权的欲望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刚从孙策手中接过权柄,他要的是政权平稳过渡;这个阶段周瑜给孙权提供的恰恰是孙权所急需的支持 。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 。
第二阶段江东相对比较稳固,孙权要的是占据荆州 。这个阶段中间出现了插曲,就是曹操南征,这无疑打乱了东吴的步伐,使东吴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然而这个时候周瑜挺身而出,再次为孙权献上他最想要的东西,这就是赤壁大捷以及攻陷江陵 。
第三阶段就是成就帝业了,但是可惜周瑜没有赶上 。在没有完全占据荆州之前,周瑜迫切的提出了所谓“天下二分之计”,建议西取巴蜀 。这和孙权的政见就产生了分歧 。
这个时候,按照鲁肃为孙权做的规划,应该是“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 。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东吴国家总方针到了从主动出击改为战略防御的时候,周瑜却对此于视无睹,提出了本文开头引用的那段话,准备进攻西蜀,接连马超,与曹操划江而治 。
孙权的最终目的是做皇帝,这个目标是鲁肃在榻上对时为孙权谋划的,而整个东吴政权对这个目标也是出奇的统一和坚决,很少有人像曹操和刘备的部下那样提出“兴复汉室”,除了周瑜 。在建议孙权抵抗曹操南征时,周瑜就说过“为汉家除残去秽”的话,更要命的是,此前曹操要求孙权送质子时,周瑜曾对孙权说:“若曹氏能率义以正天下,将军事之未晚 。”
可见,周瑜的最终目标和荀彧非常相似,是以拯救汉室为己任的,尽管他与孙策情同手足,但他们的感情建立在为朝廷驱除叛党的基础上,而一旦朝廷的政治得以肃清,周瑜甚至希望孙权主动投降,去做一个汉室的臣子 。这显然与孙权的真实想法背道而驰 。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孙权和周瑜短期目标一致时,尽管大方向存在分歧,孙权仍然还能对周瑜委以大权 。但江陵之战成了二人关系的分水岭,此时二人的短期目标都已基本达成,下一步就是朝各自的大方针继续迈进,而这里正是二人分道扬镳之处 。周瑜一心扫除地方割据势力,继续主动出击,以致使汉王朝最终实现重新统一 。孙权却想见好就收,保住现有胜利果实,而后一步步发展自己的帝业 。也就是在这分道扬镳的岔路口,周瑜就很干脆的突然去世,在留下许多遗憾的同时也不禁耐人寻味 。
推荐阅读
- 传统神话故事之哪吒闹海
- 红拂女是如何从一个歌妓侍女成为一品夫人的
- 黄蓉向所有人问过性问题 黄蓉的性知识从哪来
- 刘备招亲故事 三国历史上刘备根本没有去东吴招亲
- 为什么从古至今中国都是重男轻女的?
- 史上三入娼门三从良的一代忠义名妓柳如是
- 让唐玄宗从此不早朝的华清宫究竟什么样?
- 宋朝女子服饰介绍 从服饰来看宋代女子并不保守
- 从一代名将戚继光惧内看明朝女性的解放
- 三国董袭身为东吴十二虎臣之一为何会被淹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