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条约是怎么签订的?天津条约的签约过程
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
八年四月初八(5月20日),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溯白河而上,进逼天津 。
直隶总督谭廷襄吓得魂飞魄散,主张彻底投降 。
十二日,他向咸丰帝奏称:“统观事势,细察夷情”,“不能战,不易守,而不得不抚 。”
十四日,英法联军驶抵天津城下,英、法公使通知清政府另派头品大臣二员速来津共议,否则先取天津,再攻北京,两日以内,听候回音 。
十六日,清政府急忙派大学士桂良(1785—1862)、吏部尚书花沙纳(1806—1859)为全权大臣,驰往天津向英、法求和 。
十八日,额尔金、葛罗乘炮艇抵天津,普提雅廷和列卫廉乘俄船“亚美利加”号同至 。当即照会清政府,钦差大臣必须有“全权便宜行事”衔名,否则仍需进京 。
二十日,清政府命桂良、花沙纳便宜行事,从权办理 。
二十三日,前此两天赶到天津的桂良、花沙纳就和额尔金在城南海光寺初次会见 。
此后在谈判过程中,额尔金和葛罗分别委派随员威妥玛(1818—1895)、李泰国(1832—1898)和马吉士办理实际交涉,以李泰国为主 。他是上海海关的英籍职员,同中国官员曾有频繁接触,此次充当英法联军的中文翻译与谋士 。
在谈判过程中,他以战胜国发言人自居,恃强要挟,态度蛮横,对桂良、花沙纳耍尽了威吓流氓手段 。
在谈判中最使清朝最高统治者头痛的是外国公使驻京、增开通商口岸、外国人得入内地游历传教等条款 。因为这些将会影响到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所以,咸丰帝一再讨价还价,不肯让步 。有时甚至想到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势须与之用武” 。
桂良、花沙纳对咸丰帝的苦衷虽然十分了解,但他们畏敌如虎,向咸丰帝奏称:“战之不可”,“战则必败” 。由于此时清朝封建统治者最害怕的是太平天国起义,而不是外国侵略者 。
因此在对外战争中所调动的兵力,不是主力,而是边远的军队 。
【天津条约是怎么签订的?天津条约的签约过程】既然如此,那么在英、法联军的胁迫下,最终不得不屈服投降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葡萄牙也是倭寇?明朝和葡萄牙有什么恩怨史?
- 唐僧前身是如来徒弟金蝉子?和尚不承认?
- 高丽王国是安徽人建立的 朝鲜是东北人建立的?
- 李白真死于自己的水中捞月吗?他是怎么死的
-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
- 和氏璧是哪国的 和氏璧的由来
- 金庸笔下表哥都是高富帅负心汉 是影射徐志摩?
- 爱国诗人屈原之死疑云 自杀说未必是事件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