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南昌起义为什么三次更改起义的时间?
在中华民国政府进行北伐(1926年至1928年)时,原先采取“联俄容共”的方针,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但在北伐期间,国民政府内部就容纳共产党与否的问题,于1927年分成南京(蒋中正等领导)及武汉(汪精卫等领导)两政府 。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为了掌控、巩固党军政三大权,在上海发动清除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由于蒋介石的右转,共产党内部以陈独秀为首的部分核心人员,决定拉拢汪精卫,试图以放权来得到汪精卫的支持,并且在汪精卫的武汉政府中继续国共合作 。汪精卫最初主张容共,但在国民党右派以及冯玉祥等实力派的压力下,于7月15日当日,在武汉召集会议,宣布停止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 。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结束 。
1927年7月下旬,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双重打击后,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 。我党高层也认识到了拥有及组建正规军队的重要性,并认为我党已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及成熟的起义条件 。
宁汉合流后,国民党政府筹划着消灭尚是星星之火的中国共产党 。我党组建正规军队发动起义已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 。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起义的第一枪,从此之后,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军队 。而后我党的军队逐渐完成了从弱小到强大的积累,最终打出了一个新中国 。
然而武昌起义的这一枪打的,却是惊心动魄 。由于敌人的包围和自己内部的分裂问题,差点就导致了起义的夭折 。而关于起义的时间,更是改变了三次,每一次都面临着生死抉择 。而究竟又是因为哪些人、哪些原因导致了南昌起义的时间变更了三次呢?
(南昌起义)
1927年7月27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在江西大旅社成立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谭平山等组成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周恩来为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贺龙为起义总指挥 。
周恩来赶到南昌朱德的家中,与朱德等人商议如何武装起义 。接着,前委会详细研讨了有关起义的事项,进行了周密部署,决定7月30日晚举行武装起义 。准备参加起义的武装力量共约2万余人,并且以此为基础建立革命军队 。
在随后的几天里,各个部门都积极准备起义的一些相关事情,并且制定作战计划以及商议起义之后的事情 。但此时,张国焘发来电报询问是否起义,如果坚持起义,必须等到他到南昌后再做具体的行动 。由于张国焘的坚持,南昌方面不得不推迟起义 。
这是南昌起义第一次改时间,由于张国焘的原因导致计划搁置,原定于1927年7月30日晚的武装起义被迫推迟 。
7月30日,张国焘赶到南昌,向相关人士表示时机不成熟,坚决反对起义 。并且传达了共产国际代表的指示精神:一、我们的军事若无十分把握,可将我们的同志从军队中撤出,去组织工农群众;二、起义要得到张发奎(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四军军长)的同意,并且要一致行动 。
周恩来等人坚决反对张国焘的这些建议,由于双方都互不相让,周恩来甚至在会议上发怒并狠狠地拍了桌子 。谭平山见到张国焘如此行为,甚至大喊要枪毙张国焘 。
7月31日,双方仍旧对起义问题进行激烈的争论,直到他们得到消息称张发奎已参加庐山会议,并且不干涉南昌起义 。张国焘在众人压力下,不得不同意进行南昌起义 。
时间定为8月1日凌晨4点 。
7月31日下午5时左右,前敌委员会召开了团长以上干部会议,布置战斗任务 。晚上9时以后,全城戒严 。
起义总指挥部下发了当晚的口令“河山统一”,行动信号为“三声枪声”,识别标志为“领系红领带,膀扎白毛巾”,以及“在马灯和手电筒上贴红十字” 。
(南昌起义部分领导人,左起:朱德、叶挺、朱克靖、周恩来、刘伯承、贺龙)
但就在万事俱备,只欠枪声打响便行动之时,出事了 。
我方第二十军第一师一团三营副营长赵福生,偷偷溜出正在准备战斗的部队,将起义的事情告诉了滇军,还准备将消息告知国民党南昌指挥部 。
而正在此时,赵福生明显异常的行为举止被我方二十军的一个执勤兵发现,执勤兵马上告知贺龙指挥部,贺龙随即将消息报告给了前敌指挥部 。前敌指挥部马上展开调查,查明赵福生的确已叛变 。
但指挥部经过仔细的分析后,决定还是起义 。因为国民党已得知消息,就不会放过共产党,起义是不能够推迟甚至是停止的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揭秘古代宫廷投毒三大秘法 古代皇家投毒谜案
- 揭秘妙玉结局 竟被贼人掳走侮辱后卖入青楼?
- 红楼梦中宝珠是谁?宝珠为什么做了秦可卿的义女
- 岳飞和秦桧的故事 秦桧为什么要陷害岳飞?
- 揭秘历史上最真实的反清复明以及失败原因
- 揭秘汉成帝刘骜为什么死在赵合德床上?
- 古人更偏爱平胸 揭秘古代丁香乳更受欢迎
- 夏桀是个什么样的人?夏桀为什么会成为亡国之君
- 揭秘中国古代的女囚坐牢就失去贞操的潜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