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中兴是指的哪个皇帝 弘治中兴的历史评价( 二 )
揭秘弘治中兴的背景是什么
弘治中兴是指明朝皇帝明孝宗在位期间的统治,也就是从1488年至1505年之间的这段时间,这段时间年号为弘治,并且这段时间在明孝宗的统治之下进行了各方面的改革,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富裕、天下小康,后世史学家将这段时间呈现出的欣欣向荣景象称为“弘治中兴” 。下面说一下弘治中兴背景 。
成化二十三年,也就是1487年,明宪宗驾崩,年仅十八岁的太子朱佑樘继位,第二年将年号改为了弘治,朱佑樘也就是明孝宗,又被称为弘治皇帝 。从这一年开始明孝宗朱佑樘励精图治,积极改革,最终在其统治期间出现了弘治中兴的局面 。
其实明孝宗的父亲明宪宗留给他的是一个并不乐观的局面,当时国家的财政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亏空,这是因为成化年间明朝发生了声势浩大的荆襄流民起义和大藤峡地区瑶族和壮族起义,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国家的需要支出大量的军费,导致了国家的储蓄日益的减少 。同时朝廷的吏治腐败,行政效率极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都拿着国家的俸禄混日子,同时,国家的自然灾害也非常的多,四川、河南、陕西等地相继的出现了程度不等的灾情,人民流离失所 。明朝的统治不仅仅面临着内忧,外患也非常的严重,从成化初年开始蒙古鞑靼部首领孛来与小王子、毛里孩等先后进入明朝的河套地区,并以以河套地区为基础,不断骚扰明朝的边境地区,明朝多次的派兵征讨,但是鞑靼各部往往是去而复来,使得明朝的边患迄无宁岁 。
从弘治中兴背景可以看到其实明孝宗继位的时候明朝的形势并不乐观,看成是内忧外患并存的一个烂摊子,这样一个烂摊子却在明孝宗的治理之下呈现出弘治中兴的治世局面,可见明孝宗的能力实在是非同凡响 。
历史上的弘治中兴措施有哪些方面
弘治中兴指的是明孝宗在位期间的统治,明孝宗朱佑樘十八岁就继位,继位之后积极的革除弊政,推行改革,最终使得明朝从一个内忧外患并存的没落王朝成为了一个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治世局面,所以说明孝宗实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英明君主 。下面就说一下弘治中兴措施有哪些 。
弘治中兴措施一:政治方面明孝宗积极的进行改革,首先做的就是整顿吏治,通过整治使得正直能干的大臣得到了升迁,也获得了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哪些混日子依靠逢迎拍马上位的官员受到了贬谪,有罪的官员则受到了应有的惩处 。通过整治明孝宗时期的吏治变得清明廉洁 。同时明孝宗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可以说做到了勤政廉政,诸多的人才被起用,明孝宗是一个宽和仁厚的君主 。同时明孝宗还厉行节俭,并且以身作则,同时注重法制,颁布了重要的法典 。
弘治中兴措施二:在军事方面明孝宗击败吐鲁番,收复嘉峪关以西的土地,经营哈密 。明孝宗还修缮长城,抵御蒙古 。明孝宗还爱护自己的武将,击败鞑靼小王子,颁布《佥民壮法》 。
弘治中兴措施三:在外交方面明孝宗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采取积极防御抗战的战略 。没有追击蒙古鞑靼小王子的军队,只是进行驱赶,安南、暹罗、琉球、占城、撒马儿罕、火剌札、爪哇、日本等属国不定期来明朝入贡 。
弘治中兴措施四:经济方面,明孝宗看到了人民生活的不易,于是减免赋税,进行经济改革,兴修水利,使得国家出现了繁荣景象,人口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出现了增长 。
弘治中兴措施五:明孝宗统治期间积极的对黄淮进行治理,经过治理黄河和淮河水患有所减轻,同时还对江南进行了治理,在之后的二百多年里,江南一带几乎是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 。
弘治中兴措施六:明孝宗施行积极的民族政策,对回族施行开明的扶持政策,同时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 。
浅析弘治中兴与万历中兴有什么不同
弘治中兴是指明孝宗在位期间的太平盛世时期,弘治年号长达十八年,所以弘治中兴指的是这十八年间的太平盛世,万历中兴指的是明神宗统治时期,因为其年号为万历,所以后世的史学家将明神宗统治期间的盛世称为万历中兴 。弘治中兴与万历中兴有什么不同?虽然同是太平盛世,但是无论从原因还是影响来说两者有很多不同 。
弘治中兴与万历中兴有什么不同?首先从倡导变革的人来说两者就存在着不同 。弘治中兴是在明孝宗的大力推动下进行的,而万历中兴开始的时候作为皇帝的明神宗还只是一个孩子,年仅十岁,是宰相张居正作为辅政大臣大力的推行改革措施,所以造成了万历中兴,弘治中兴与万历中兴造就人有所不同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葡萄牙也是倭寇?明朝和葡萄牙有什么恩怨史?
- 唐僧前身是如来徒弟金蝉子?和尚不承认?
- 高丽王国是安徽人建立的 朝鲜是东北人建立的?
- 李白真死于自己的水中捞月吗?他是怎么死的
-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
- 和氏璧是哪国的 和氏璧的由来
- 金庸笔下表哥都是高富帅负心汉 是影射徐志摩?
- 爱国诗人屈原之死疑云 自杀说未必是事件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