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西楚霸王项羽当不了皇帝的原因是什么

【揭秘西楚霸王项羽当不了皇帝的原因是什么】不能否认 , 在英雄辈出的秦末战争中 , 项羽是英雄中的英雄 。他英勇善战 , 以一敌十而无丝毫怯懦 , 冲锋陷阵比任何一个将士都勇敢 。他坦率直爽 , 从不掩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他很多时候还果敢决绝 , 破釜沉舟时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 视死如归 。然而 , 项羽的性格中 , 却又的确有不够坚定的一面 。比如 , 对于刘邦 , 恨时恨之入骨 , 惜时惜友如金 。比如 , 对于人生目标 , 他继承了叔父项梁灭秦复楚的理想 , 却没有自己打扫龙庭坐天下的明确目标和坚定决心 。但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 , 在处理亡秦的善后事宜中 , 他冲动而任性 , 过于简单和残暴 , 与封府库、闭宫室、不受百姓犒军的刘邦形成鲜明对比 。
项羽在鸿门驻扎几天后 , 便率军直抵咸阳 , 刘邦进咸阳时 , 除了换掉城头旗帜之外 , 几乎一切如旧 。但项羽进城 , 却纵兵屠城 , 连一个毫无还手之力、可以好好利用来做政治文章的秦王子婴都抹了脖子 。不仅如此 , 他还把府库里的珍宝、后宫中的美女抢归己有 , 然后一把大火 , 将“覆压三百余里”的秦宫秦殿点燃到火光冲天 , 竟然整整烧了三月有余 , 秦朝几百年基业 , 千万百姓用生命垒起来的繁华富庶 , 在这把大火中统统化为灰烬 , 因此 , 百姓大失所望 。
为什么每一次反抗都伴随着对文明的焚毁与灭绝呢?以暴易暴又给黎明百姓和华夏文明带来了多少惨痛而又不堪回首的记忆啊 。烧了、拿了、抢了后 , 项羽和他的将士们便打算整装东归了 。此时 , 有一韩生劝项羽说:“关中山横河阻 , 土地肥沃 , 在此定都以成就霸业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啊 。”项羽却回答说:“富贵之后不归故乡 , 如同衣锦夜行 , 谁人知晓?”得意之色 , 溢于言表 。韩生看到项羽一副小人嘴脸 , 不禁感慨道:“人说楚人沐猴而冠 , 徒有其表 , 华而不实 , 如今看来 , 果然 。”项羽听说后 , 竟然给韩生来了个“水煮活人” , 把他烹死了 。看项羽的这些授人以柄的决断中 , 可以看出 , 他是一个只能称王而无法称帝的英雄 。
所以 , 秦朝既亡 , 项羽就打算自己称王了 。他先分封天下 , 立诸将为王侯 。项羽虽然鸿门宴上优柔寡断放过刘邦一马 , 但他的内心对刘邦却一直心存戒心 , 尤其不想让他当所谓的关中王 。然而 , 楚怀王熊心有约在先 , “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 项羽若不封刘邦关中之地 , 不是背约负王让天下人耻笑么?但尊约的话 , 这与放虎归山又有何异?解铃还需系铃人 , 他马上让人快马加鞭去向楚怀王报告 , 请怀楚王修改前约 。但人回来后 , 项羽收到的却是怀王的“如约”二字 , 楚怀王不是“玩偶” , 他固执的坚持当初的约定 , 这可把项羽给弄恼了 , 他愤愤地说:“怀王不过我叔父武信君项梁所拥立 , 并无征伐之功 , 凭什么专权主盟呢?当时天下大乱 , 烽烟四起 , 暂立诸侯之后为王 , 是为了便于讨伐暴秦 , 但带头举事 , 披坚执锐 , 三年奋战 , 平定天下 , 都是各位将相和我的功劳 。但话又说回来 , 怀王虽无功 , 但给其地封其王倒是应该的 。”于是 , 项羽尊楚怀王为义帝 , 将其迁至长沙郴县 。
但分封天下 , 却该如何处置刘邦这个“烫手山芋”呢?按约封其关中吧 , 那如同给狼喂食;背约不封吧 , 又担心诸侯们说他背信弃义 。项羽拿不准 , 便找来范增商量 。范增因项羽在鸿门放过刘邦一马而心存愤愤 , 但又能如何?食人之禄 , 忠人之事 , 这暂时是没有选择的 , 还得当高参 。他向项羽建议说:“既然不得不封其王 , 那就封巴蜀二郡吧 。巴蜀山多道险 , 乃故秦迁谪之地 , 巴、蜀也算关中啊 , 这样就不负约了 。”于是 , 项羽封刘邦巴、蜀、汉中三地 , 为汉王 。又三分关中 , 让秦朝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扼守 , 阻住刘邦东归之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