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与正义》,爱沙尼亚版《白鹿原》


《真相与正义》,爱沙尼亚版《白鹿原》

文章插图

真相无人在乎,正义总是缺席。
有的人天生就是讲故事的高手。
常人看来平平无奇的耕种收获,日常纠纷,在他们的镜头下就变得深邃凝练,大气厚重。没有大场面,没有战争戏,演员都聚焦在农场和小镇酒馆,却透着一股史诗般的苍凉。
爱沙尼亚导演塔内尔·托奥姆就是这样一个人。

《真相与正义》,爱沙尼亚版《白鹿原》

文章插图

作为他的第二部作品,《真相与正义》丝毫没有新手导演的生涩。编剧兼导演于一身,让他能更好掌握作品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剧本中的细节与韵味。

《真相与正义》,爱沙尼亚版《白鹿原》

文章插图

社会学上讲,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
除了邻居佩尔鲁。
佩尔鲁粗俗野蛮,狡诈成性,为人刻薄,机关算尽。与读过书,信奉上帝,凡事谦让有礼的安德烈形成鲜明对比。
从后来的故事发展中,我们看到了佩尔鲁想尽办法恶心邻居,坑害邻居,永远都认为自己对的混张性格。
这一刻,我仿佛看到了鹿子霖,仿佛看到了谢广坤。

《真相与正义》,爱沙尼亚版《白鹿原》

文章插图

但老天爷总不会如人所愿,尤其是善良的人。
孽缘,就是孽缘。佟湘玉的话说,我就不应该来到这片土地。。。。。。
《真相与正义》,爱沙尼亚版《白鹿原》
《真相与正义》,爱沙尼亚版《白鹿原》

文章插图

导演用油画般的镜头语言讲述着属于本土的故事。

《真相与正义》,爱沙尼亚版《白鹿原》

文章插图

读过书明事理的安德烈,从不愿意争执到开始争执,从消极对抗到主动出击,他所坚持的真相与正义似乎对农庄之外的人没有任何触动。荒蛮的大环境下自己的生存才是唯一,真相与正义不过是大家眼里的好戏。
影片从原始的生存境况,上升至真相与正义的坚持。又从安德烈背弃信仰,成为自己最讨厌的那个人开始,再次回归到生产境况。物质到现实,现实到物质,两者的转化,不由得让观众心生感慨。
形而上的真相与正义在时间面前变得不那么重要,而最平常最俗的生存与斗争才是牵绊人一辈子的事。貌似并不大的邻里纠纷,却能折腾主人公一生,甚至改变他的初衷和坚持。

《真相与正义》,爱沙尼亚版《白鹿原》

文章插图

几十年之后,安德烈不再较真了。他放弃了真相与正义。回归到一个俗不可耐,又无比现实的人。其实今天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明知道这事不对,那事不公,可有几个人会较真呢?书本上教育我们要坚持真理,秉持道德,遵守法制,与人为善。可当真理受到挑衅,道德遭遇危机,法制被人践踏,善良不再重要时,社会的进步难道真的只能体现在科技发展与物质丰饶这两个方面么?
佩尔鲁的无情冷酷,奸诈阴险,只换来众人的敬而远之,背后嘲笑。安德烈的坚持道德,忠诚信仰,却屡屡遭受重创,除了酒馆中靠调侃讨回嘴上的便宜,他那份难过只有自己明白。

《真相与正义》,爱沙尼亚版《白鹿原》

文章插图

这世上真没有感同身受。
类似的事不是一件两件,而是层出不穷。

《真相与正义》,爱沙尼亚版《白鹿原》

文章插图

《真相与正义》片尾,安德烈放弃了道德与信仰,开始以狰狞的面目对待女儿和众人,社会用无穷的双手把他摧残够呛,进而让他成为他曾经最最讨厌的那个人。
《乡村爱情》里,王老七可以用铁锹教育谢广坤。《白鹿原》里,老天爷收了阴险的鹿子霖。而本片中,安德烈最多只对付死对头的狗,而他自己以及所有爱沙尼亚人,都被老天爷教育了。

《真相与正义》,爱沙尼亚版《白鹿原》

文章插图


《真相与正义》,爱沙尼亚版《白鹿原》

文章插图

久而久之,这种真相无人在乎,正义永远缺席的不堪,都是以牺牲社会正确导向为代价,加速了人心的异化,道德的沦亡。所以什么老赖啊,流氓啊,为虎作伥的混蛋屡禁不止,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