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都会死亡,这是否意味着再高级的文明也无法永存?
恒星都会死亡,这确实意味着再高级的文明也无法永存,至少要搬家一次,走出自己所诞生的行星 。恒星的寿命是很长的,但最终都逃脱不了死亡的结局,但恒星的死亡并不会对文明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在众多的科幻片中,也有着人类在宇宙空间中建立了城市,甚至国家,这样的人类文明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确实有着十分遥远的距离 。但我想说的是,既然到了那时候,我们的文明已经可以支撑我们在宇宙的外空间中建立起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界,那么恒星的死亡对我们也就不会再有非常大的影响,最起码,我们的文明不会因为一颗恒星的死亡而终结 。

文章插图
根据卡尔达舍夫等级的理论,生命的文明应该存在着三个等级,I型文明II型文明和III型文明,这三个等级分别对应的是对所在行星的能源主宰、能收集整个恒星系统的能源和能够有效利用整个星系系统的能源 。

文章插图
【恒星都会死亡,这是否意味着再高级的文明也无法永存?】从第二型的文明开始,生命就可以在宇宙空间中建设空间建筑,用于开采恒星系统的能源,而无论是整个恒星系统还是星系系统,恒星的能源都不是绝对的,即除了恒星的能源之外,该两种层次的文明还能开采其他天体的能源 。也就是说,当文明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就不会被恒星的死亡而左右了文明的延续,可以在其他行星上进行繁衍生息,不需要受限于自己的恒星系统 。
其他网友观点谢谢邀请,我是漫步的小豆子 。我认为这要看这个文明的发展程度了,在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文明等级 。
在1964年,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Nikolai Kardashev)设想了外星文明的等级,通过掌握不同能量控制技术进行文明等级的划分 。
类型I :该文明是行星能源的主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主宰整个世界能源的总和 。
文明活动范围:地球深处,海洋深处,太空轨道以及临近的星球 。

文章插图
类型II :该文明能够收集整个恒星系统的能源 。
文明活动范围:太阳系,以及临近的恒星系 。

文章插图
类型III :该文明可以利用银河系系统的能源而为其所用 。
文明活动范围:星系团 。

文章插图
由此我们看到I型文明的活动范围仅限于自己所生成的星球,可以玩转自己的星球,目前我们人类还做不到 。II型文明已经可以利用整个恒星系统的能源了,可以建造类似于“戴森球”的装置 。而III型文明已经可以遨游星辰大海利用其他星系的能源了 。所以只要文明等级大于等于II型,那么就不受本恒星系中恒星能源枯竭的影响了 。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尽在离开摇篮,迈向星辰大海 。
我是漫步的小豆子,喜欢和大家分享科学故事,展望科学未来,让我们一起用思想遨游星辰大海 。欢迎大家指导批评点赞评论 。
其他网友观点

文章插图
恒星通过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源源不断地为周围行星上的生命提供能量,使它们能够繁衍生息 。虽然对于生命而言,恒星的寿命很长,它们可以持续燃烧很多年,但它们的寿命也是有限的,终将会迎来死亡 。由于生命的生存依赖于恒星的能量,如果恒星死亡,生命将很难生存下去,至少对于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命,包括人类在内,都是如此 。
不过,恒星死亡,并不意味着具有先进科技的文明也会毁于一旦 。宇宙中的恒星很多,不是只有某颗恒星周围存在宜居的行星 。虽然我们还未曾在太阳系外找到外星生命,但很多天文学家相信,地球生命以及文明并非宇宙中的特例,他们有待我们去发现 。在目前已知的外星世界中,有一些具有潜在的宜居环境 。如果一颗恒星毁灭了,在其周围的高级文明完全可以选择离开他们的母行星,去其他系统中寻找可替代的世界 。

文章插图
以我们自身为例 。按照太阳的演化进程,太阳还能作为主序星存在50亿年的时间 。但在十几亿年后,太阳的温度将会升高到烤焦地球的程度,人类以及其他大多数生命无法生活在那时的地球上 。那时的人类面临多种选择,其中一种就是寻找太阳系外的第二家园 。经过十几亿年的持续发展,人类的科技水平完全可以实现星际旅行,找到宜居的行星,并定居在那里 。或者,那时的人类能够制造出人工太阳,并移民永久性的太空站 。
然而,任何高级的文明都是无法永久存在的,宇宙最终一定会迎来某种毁天灭地的结局,这将是所有生命的终点 。
推荐阅读
- 为什么许多电影小说中的人物最后都以死亡为结局
- 想要补钙能喝大骨汤吗
- 梦为什么以死亡为结束
- 阳起石可以吃的吗?
- 油脂吃的太少太多都会影响健康 健康用油需养成的好习惯
- 关于接吻的11个顶级秘密
- 去西藏,每个人都会有高原反应吗?怎样才能预防高原反应?
- 很多人都说产后抑郁症可怕,患上会导致死亡吗?
- 罗布泊为什么会成为有去无回的“死亡之海”?
- 攀登珠穆朗玛峰需要50万的费用,意外死亡概率高,为什么还有人去攀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