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上在监狱长大的传奇皇帝刘询

刘病已,又名刘询,史称汉宣帝,是西汉王朝的“中兴之主” 。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十分特殊的一位皇帝,因为他不是在皇宫中长大的,而是在监狱里长大的 。刘病已是怎样从监狱里的钦定囚犯成长为一代中兴之主的呢?刘病已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公元前92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丙吉迎来了自己政治命运的重大转机 。丙吉自幼学习律令,曾经担任过鲁国的狱吏,因有功绩,被提拔到朝廷任廷尉右监 。遗憾的是,在朝廷中任职,仅仅需要政绩是不够的 。丙吉显然不适应中央的复杂关系,不久因涉案受到株连,罢官出京,到外地去担任州从事 。
这一年,长安城内发生了“巫蛊之祸” 。这场大祸发生在年老的汉武帝和卫太子刘据之间 。刘据因受敌对势力和佞臣们的诬陷,为父皇汉武帝所疑 。他惧祸而被迫起兵讨伐江充,兵败被迫自杀 。其母、武帝皇后卫子夫也随之上吊自杀 。汉武帝在盛怒之下,丧失了清晰的判断力,严令深究卫太子全家及其党羽 。卫太子全家被抄斩,长安城有几万臣民受到株连 。许多京官被削籍为民 。因“巫蛊之祸”案情复杂,涉案人员极多,加上许多京官本身又受到株连,因此朝廷从地方抽调办案人手 。丙吉因为担任过廷尉右监,与本案没有牵涉,因此被调回长安参与案件审理 。
在政治高压和白色恐怖之中,所谓的案件“审理”完全是一句空话 。一切都已经被定性了,丙吉等人的工作实际上就是贯彻上意、完成程序、惩罚犯人 。具体到丙吉的任务,则是主管长安的监狱 。
长安的天牢中有一个刚满月的婴儿,因为受“巫蛊之祸”的株连被关入大牢 。他就是卫太子的孙儿,汉武帝的曾孙 。卫太子刘据纳史良娣,生下了史皇孙刘进 。皇孙刘进纳王夫人,生下了这个婴儿,称为皇曾孙 。小婴儿刚出生就遭到“巫蛊事”,太子、良娣、皇孙、王夫人等亲人都遇害身亡 。小婴儿尚在襁褓之中 。政敌们不知道如何处置他,就将他关在大牢中等待命运的审判 。
尽职的丙吉在检查监狱时发现了这个小皇曾孙 。当时的婴儿经过长期的啼哭,又长期缺奶,早已是奄奄一息 。善良的丙吉于心不忍,就暗中在牢房中找了两个刚生育还有奶水、人又忠厚谨慎的女犯人(一个是淮阳人赵征卿,一个是渭城人胡组)轮流喂养这个婴儿 。丙吉还给小婴儿找了一间通风、干燥的牢房,提供了冷暖适中、物品齐全的条件 。
在接下去的几个月里,丙吉每月得到俸禄,就先换来米肉供给牢房中的小皇曾孙 。他坚持每天检查婴儿的生长情况,不准任何人惊扰孩子 。有时候,丙吉实在太忙或者生病了,也派家人早晚去探望小皇曾孙,看看被褥是否燥湿、饮食是否得当 。然而监狱中的条件毕竟恶劣,刚出生的皇曾孙经常得病,甚至数次病危,丙吉都及时地命令狱医诊断,按时给孩子服药,才使孩子转危为安 。
丙吉的俸禄原本就不宽裕,现在又要照顾一个体弱的婴儿和两位奶妈,但他总是先想着婴儿,精心照料 。如果没有丙吉无微不至的照顾,小皇曾孙早就死在狱中了 。两位犯罪在监的奶妈也将小皇曾孙视作自己的孩子,精心照料 。就这样,可怜的孩子在狱中竟然奇迹般87地成长了起来 。
当丙吉在监狱中细心照顾尚是犯人的皇曾孙的时候,监狱外的“巫蛊之祸”还在继续,连年不绝 。小皇曾孙已5岁了,还没有离开过监狱的高墙 。丙吉觉得将孩子终身养在监狱中终究不是办法,就试探着请高官贵族收养这个孩子,给孩子正常的成长环境 。当时的高官显贵们一知道孩子的来历,都避之不及,没有人愿意收养 。没有办法的丙吉只好继续照顾着小皇曾孙
在小孩子一次大病痊愈后,丙吉看着体弱多病的小皇曾孙,替他起名为“病已” 。意即孩子的病已经全好了,以后再也不会得病了 。这个孩子于是就叫做了“刘病已” 。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生了重病,往来于长杨、五柞宫殿之间调养 。有人想在汉武帝病重间再次兴风作浪,指示看风水的上书说长安监狱中有天子气 。多疑的汉武帝竟然派遣使者命令官府说,关押在长安监狱中的犯人,无论罪行轻重,一律杀之 。老皇帝希望通过这样决绝的做法来扫除一切对自己权力的威胁 。
内谒者令郭穰连夜赶到丙吉主管的监狱,要执行皇帝的旨意 。丙吉勇敢地抗拒圣旨,命令关闭监狱大门,拒绝使者进入 。他隔着墙壁高喊:“皇曾孙在这里 。其他人因为虚无的名义被杀尚且不可,更何况这是皇上亲生的曾孙子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