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会被骂为“十姓家奴”?因为流毒太深( 二 )


公元前200年,长乐宫落成,礼仪开始 。天还没亮,谒者(礼宾官)引导大家进入殿门,东西相对而站,侍卫手拿武器,沿台阶布岗 。一声皇帝陛下驾到,眼见着刘邦坐着御辇来了,亲王以下各级官员从高到低,依次行礼,皇帝不发话,一个不许动,不许说话 。一一坐定后,按高到低向皇帝祝酒,要恭敬,要文雅,一不合规矩,逐出金殿!大声喧哗没有了,动作粗鲁没有了,刘邦乐极:“真过瘾!”当场升叔孙通为奉常(祭祀部长),黄金500斤!
叔孙通尝到了甜头,以后又搞了一系列礼仪 。从此,君尊臣卑,君王高高在上,春秋战国时代的那种君臣促膝谈心没有了,交头接耳没有了 。只有皇帝的威严,官员们随着官职,尊严越来越少,闭嘴的机会越来越多,平民百姓则干脆只知道埋头干活,皇帝叫干啥就干啥 。虽然,这会儿的跪也还只是屁股坐在小腿上,稍稍挺身就完成了,跟后世双膝着地相比,还有点区别 。对上级长辈,是得尊重,但不能无条件的服从 。
对于刘邦来说,制定这朝仪的叔孙通,简直是天下不世出的人才,是自己一刻也少不得的得力助手,一定得名垂后世才行 。所以,捧皇帝臭脚的人都会把叔孙通当作是最最顶级的人才 。但是,无论他在朝廷多么风光,与他同时代的儒生们看他,就是一个十足的小人 。他们说:“公(叔孙通)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 。”他的富贵就是通过阿谀得来的,完全没有骨气 。他们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尽管他已经位高权重 。
或许他有他的苦衷,但是任何借口,都不能拉上广大人民群众,因为从此,皇帝与臣民之间,鸿沟越来越宽,奴性不知不觉中形成,而始作俑者就是叔孙通!流毒深远!叔孙通,是第一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