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治理山西38年 如何把山西建设得井井有条?( 二 )
阎氏在山西,一直提倡“村政自治” 。早在1921年,他在《十年春出巡对民吟》的一首诗里写道“国民教育要普及,整理村范尤要急 。告尔村众自动办,粗俗三年便可得 。” 诗写得粗俗,但非常务实,没有空话,就是写给老百姓看的,文盲也能懂 。
他提出要落实孙中山提倡的“民有民治民享”,必须把政治放在民间:“什么叫民间呢?省不是民间,县也不是民间,实在是村是民间 。所以省县无论什么机关,不是官治就是绅治,总不是民治 。换句话说,就是欲民治主义,非实行村治不可 。
在动乱的年代,山西暂时出现了社会比较安定、生产有所发展的局面,河南、山东、河北等邻省的灾民大量涌入山西,寻求安居乐业之所 。山西曾获得了“模范省”的称号
阎锡山充分利用争取到的和平环境,依靠自力更生,在数年之内创建了包括采矿、冶金、采煤、发电、机械、化工、兵器、水泥、皮革、毛纺、造纸、卷烟、火柴等轻重工业厂矿的西北实业公司,修筑了长达 860余公里的同蒲铁路,成立了山西省营业公社,整顿了山西省银行,新建了铁路、盐业、垦业等银号,并为“四银行号”成立了实物准备库,到抗日战争前夕,在山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资本体系,资产达到2亿银元 。
阎锡山对山西军火业的发展尤为不遗余力 。他所设立的太原兵工厂和山西火药厂,曾与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汉阳兵工厂和沈阳兵工厂并列 。生产的弹药不仅能满足自己军队的需求,也成为他拉拢和要挟其他军阀势力的重要工具 。也是他在抗日危难关头,组建“山西救国牺牲同盟会”(牺盟会)的物质基础 。
这些不能都说成是从普及乡村教育开始的,但确实有着很多事实上的关联 。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乡镇,道理都是一样的 。阎锡山能统治山西38年,根本原因就在此 。
近代乡村建设的教训
2005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作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决定,显示了对“三农问题”的重视 。在温铁军的影响下,中国不同地方都出现了知识分子自发的乡村建设实践,而各级政府亦开始执行中央政府推行的新农村建设政策,四川省和直辖市重庆更开始了城乡统筹的试验 。从民间到官方,乡村建设的思考和行动又重新回到了中国社会的视野 。
但是,中国乡村治理三十多年来,所带来的研究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实际效果却与现实想象有些差距 。导致这样的一种情况发生的根由主要有两个:(1)研究脱离了“本土”,而没有“接地气”;(2)执行政策的权力者与权力机构未能很好的理解研究的结果,导致研究结果“居庙堂之高” 。故此,这就导致了现实与研究之间的“层层脱节”,而未能很好的达到研究之目的:乡村治理与农村现代化建设及农村社会的稳定 。
对于近代的乡村教育,当年的陶行知先生曾经批评过:“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 。前面是万丈悬崖,同志们务须把马勒住,另找生路!” 。这对我们仍然有着十分现实的启迪 。而阎锡山治理山西的乡村建设经验,也是值得充分借鉴的 。
推荐阅读
- 阎婆惜不仅有才又有貌 可为何宋江还要杀她呢
- 阎崇年:明代的一件什么事三代皇帝都没完成?
- 山西军阀阎锡山轶事 对部下非常疑心暗布眼线
- 山西军阀阎锡山的治晋日记 可媲美曾国藩家书
- 孙悟空为何不怕十殿阎罗 孙悟空为何不会死
- 揭秘水浒:宋江杀阎婆惜揭露了他的什么大阴谋
- 阎锡山为山西作出了哪些贡献?
- 美女阎婆惜为何会不喜欢郓城土豪宋江
- 谁被称为“毛驴将军”?阎锡山骑毛驴的故事
- 阎崇年揭露顺治帝最终结局 死于天花而非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