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明明是空的,为啥原子构成的万物都实实在在?

世界没有相对性,但是人的感觉是相对的 。

我们平时看到的被记忆之后就是一个标准,假如这个标准是密度的话,那么在这个感觉之上的就是密度大,在这个感觉之下的就是密度小 。

假如我们站在原子的角度去看的话,世界其实也是中空的,但是我们站在人的角度去看世界就是实在的 。

世界没有属性,因为人而存在属性而已 。

其他网友观点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

看似空空如也的单个原子,数量多了,居然可以构成宏观世界,是什么数量界限或过程,能使微观完成到达宏观的“惊险一跳”?

我们不谈论众所周知的四种基本的“力”,以及质子,中子和电子怎么变成原子,然后不同原子联结变成分子,然后分子组成物质,这不是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 。

问题是关键是个体组合成集体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物理性质,从而导致了宏观的出现 。

看球赛的朋友肯定玩过“人浪”,单个个体有规律的起立,坐下,是个体的基本运动,对个体来说,就是这么简单的动作 。但是整个体育馆所有人的有规律的基本运动就形成的宏观的“波浪”,而这是个体靠上下运动根本不能产生的性质 。

推论就是,我们可以说,一定数量的个体集合,产生了新的物理特性,这是超出个体基本物理状况的,新的特性 。

再比如水 。水具有一定的粘滞性和表面张力,而这是单个水分子不可能具有的,大批量的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新的物理特性,也就是不同于个体特性的新东西,粘滞性等等出现了 。

这就是量变导致质变的根本原因 。

质变了,变成了宏观的东西,虽然组成这个东西的根本还是原子,但是由于新的性质已经产生了,就不能单纯考虑空空如也的原子的性质,而是要考虑“一大堆”协同作用的原子的性质 。

观察者,比如我们,本身就是宏观的物体,就能够意识到整体性的出现,假如我们本身也是微观粒子的话,我们是观察不到整体性的 。比如你只注意旁边的人起立然后坐下,你是看不到人浪的 。

同理,我们在宇宙中极其渺小,我们看不见星辰大海组成的整体性,也许它是极其恢弘的乐章 。

其他网友观点

【原子明明是空的,为啥原子构成的万物都实实在在?】你所说的物质是实的,只是你眼睛看到的而已,实际上在微观世界里,它们是空的 。举个栗子,你把一只手贴紧墙壁,表面上你跟墙壁无缝接触,但把接触面放大到纳米尺度,你跟墙壁其实是没接触的,即使接触最紧密的地方,由于分子以及原子间排斥力,这个力阻止你跟墙壁的原子级别接触 。原子力显微镜就是这个原理,它能感知原子间微弱的作用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