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是怎样变法的?商鞅变法的内容包括什么
商鞅从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 。商鞅第一次变法在公元前356年,而不是公元前359年,杨宽《战国史》185页有这样一段说明:“《史记秦本纪》说:秦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孝公善之 。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 。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为左庶长 。’据此,秦孝公三年已‘用鞅法’,六年因‘百姓便之’,提升卫鞅为左庶长 。但是《史记商君列传》说: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据此则下令变法,应在秦孝公六年卫鞅任左庶长之后 。两说相较,当以后说为是 。《战国策秦策》一说:‘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孝公行之十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 。’《韩非子和氏篇》又说:商君之法,‘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商君车裂于秦 。’王先谦《集解》认为‘八’上脱‘十’字,是对的 。从秦孝公六年(即公元前356年)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以后,到二十四年孝公去世,首尾19年,以整年来计,正是18年 。”据此,商鞅第一次变法应在公元前356年 。
公元前340年,卫鞅设计生擒魏将公子昂,大破魏军,迫使魏国交还过去夺走的西河地 。魏惠王说:“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 。”商鞅因此大功,受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商洛镇)15个邑,号为商君 。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即秦惠王 。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 。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 。商鞅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生擒公子昂,拒绝他入境 。他回到自己的封邑,举兵抵抗,结果失败,被车裂而死 。
公元前350年,商鞅又实行了第二次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一、废井田,开阡陌(阡陌就是田间的大路) 。秦国把这些宽阔的阡陌铲平,也种上庄稼,还把以前作为划分疆界用的土堆、荒地、树林、沟地等,也开垦起来 。谁开垦荒地,就归谁所有 。土地可以买卖 。
二、建立县的组织,把市镇和乡村合并起来,组织成县,由国家派官吏直接管理 。这样,中央政权的权力更集中了 。
三、迁都咸阳 。为了便于向东发展,把国都从原来的雍城(今陕西凤翔县)迁移到渭河北面的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
这样大规模的改革,当然要引起激烈的斗争 。许多贵族、大臣都反对新法 。有一次,秦国的太子犯了法 。商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必须上下一律遵守 。要是上头的人不能遵守,下面的人就不信任朝廷了 。太子犯法,他的师傅应当受罚 。”
结果,商鞅把太子的两个师傅公子虚和公孙贾都办了罪,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上字 。这一来,一些贵族、大臣都不敢触犯新法了 。
【商鞅是怎样变法的?商鞅变法的内容包括什么】这样过了十年,秦国果然越来越富强,周天子打发使者送祭肉来给秦孝公,封他为“方伯”(一方诸侯的首领),中原的诸侯国也纷纷向秦国道贺 。魏国不得不割让河西土地,把国都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葡萄牙也是倭寇?明朝和葡萄牙有什么恩怨史?
- 唐僧前身是如来徒弟金蝉子?和尚不承认?
- 高丽王国是安徽人建立的 朝鲜是东北人建立的?
- 李白真死于自己的水中捞月吗?他是怎么死的
-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
- 和氏璧是哪国的 和氏璧的由来
- 金庸笔下表哥都是高富帅负心汉 是影射徐志摩?
- 爱国诗人屈原之死疑云 自杀说未必是事件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