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指导内行 “伏波号”惨剧致海军伤亡百余人( 二 )


陆军“接管”海总
周宪章在接到蒋介石手令的同时,立即率领一个连的陆军部队,突然包围了位于南京挹江门内的海军总司令部,四周的制高点立即就被占领,并架起了机枪 。接着,荷枪实弹、头戴钢盔的土兵,冲进了“海总”的大门,将海军警卫连强行缴械 。周宪章立即召集海军大院里的官兵训话,说已奉委员长的手令,接管“海总”,全国江河湖海上的海军舰只一律熄火停驶,违者以抗拒命令论处 。训话完毕,周宪章把校尉级军官全部隔离软禁 。
当陈绍宽乘车回到“海总”时,往日高大的门楼,整洁的院落,早已面目全非 。制高点上的机枪手虎视眈眈,大院的四周岗哨林立,海军将校们一个个耷拉着脑袋,排成了长龙蹲在地上等着上车,不知要开赴一个什么地方 。
当周宪章见到这位昔日的老长官时,也不敢造次,只是毕恭毕敬地向陈绍宽问候了一句:“总司令回来了 。”陈绍宽愤然无语,没有答话,只是在几名老随从的陪同下,到办公室兼卧室整理了行装,然后搬出了“海总”,来到挹江门城墙根的一家名叫“扬子旅馆”的饭店住下了,在寂寞和寒风中,度过了1946年的元旦 。
几天后,陈绍宽又接到了移交的命令 。在稍事准备后,他迈着沉重的双腿,步行到了原“海总”交接了事务 。
海军被接管之事,在国民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表面上看,是军政部海军处的周宪章接管了海军 。其实不然 。如果接管海军叫一个陆军将领去,那会在海军中引起巨大的骚动,弄不好还会引发兵变,海军岂不又要伤元气,蒋介石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因此,蒋介石考虑再三,特意下了手令给周宪章,给人造成这样的印象:海军被接收是海军内部的事 。
就在海军被接管的同时,一个被蒋介石内定为海军掌门人的人,此时正在英伦静观中国海军的动静哩!他就是与海军素无渊源的黄埔军校一期生、陆军中将桂永清 。
令人诧异的是,在5个月之后的6月1日,国防部成立后,蒋介石又下令重新成立了独立军种的海军总司令部,其名称竟与几个月前的“海总”一字不差 。陈诚以参谋总长名义挂名海军总司令,副总司令自然是桂永清莫属了 。桂永清主持海军,使人想起了当年电雷学校成立时的情景:学校的学员,全部送中央军校,由军校的教导总队长桂永清负责集训 。这不正是蒋介石为桂永清接掌海军埋下的伏笔吗!所以有人说,是陆军“接管”了海军 。桂副总司令,不久就成了代总司令、总司令 。
桂永清“整肃”海军
1946年10月16日,国民政府正式发表中国驻英国军事代表团团长桂永清为海军副总司令,代理总司令职 。
桂永清,字率真,江西贵溪人 。黄埔军校第一期步兵队毕业,后又被陈诚保送到陆军大学第九期深造 。桂永清在国民政府发布任命之前,就已到海军任职 。他带进了一大批陆军官佐,分别安插在政工、人事、财务、后勤、行政等各个要害部门,准备大刀阔斧地整治海军 。由桂永清带进的这批海军新贵,多为陆军少将军衔 。而在过去的海军中,将官只是凤毛麟角,这批海军新贵一到,顿时少将爆棚,黄澄澄的一大片,充斥了海军总司令部 。
这些陆军将领来到海军后还是过去的老作风,走到哪,岗哨布到哪,还喜欢带着私人卫队到处耀武扬威,这在海军中是从未有过的事 。因此,海军官兵对此极为反感,但也没有办法,人家来当家了,只得听人家的摆布 。
桂永清到海军履新后,仍穿着陆军中将的军服 。按国民政府《陆海空军军官服制条例》的规定,兵科未变者只能着原来军种的服装,故在一些外事活动中,桂永清仍然穿着陆军将官服 。当时,南京下关的江面上,常泊有英、美、法等外国兵舰,多是抗战胜利后来中国访问的舰队司令级的旗舰,由于相互之间的应酬往来频繁,外军将领对于中方老是由这位陆军中将出面表示不解和不满,认为这位二星中将对海军一窍不通,是不是中国海军无人?因此,在一些场合常常对桂永清很不客气,令桂永清下不了台 。
此时,桂永清的一肚子气就撒向了海军的官兵们 。桂永清上任后第一次到上海海军基地,就给海军官兵们来了一个下马威 。他召集海军官兵在上海江南造船厂训话,有意将时间拖了将近4个小时 。在这次疲劳式的训话中,上千名海军官兵在烈日下暴晒几个小时,有身体弱者,经受不住桂永清的“黄埔精神”式的训话,竟虚脱栽倒在地上 。等桂永清训话完毕,操场上已倒下了一片人 。桂永清看到这个情景,越发得意起来 。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