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的“血肉磨坊” 血腥的罗店争夺战
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抗战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被称为淞沪绞肉机 。当时日军和国军双方都投入最精锐的重兵,集中数百架飞机和数百门火炮,参战的日军军舰也有40多艘 。可以说,国军这方面无论海陆空三军都是不敌的,尤其火力上差别太大,完全被日军压制 。
一战时期已经证明,战场上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伤亡来自于火炮等重武器或者说多人操作的武器,轻武器造成的伤亡是很有限的 。那么基本只装备轻武器的国军的处境可想而知!当时国军靠什么支撑呢,说实在的就是,就是靠意志力,靠着誓死不做亡国奴的一股劲 。中国自祸国殃民的清朝末年开始的百年国耻,让每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对侵略者充满了仇恨,他们愿意以死报国,宁死也不做奴役!也许有的朋友看过一部电影叫做《三毛从军记》,说的就是三毛参加淞沪会战的故事 。在一开始接受新兵训练的时候,训练的教官用浓重的山东腔说:日本鬼子大兵压境,我们是国难当头,这种关头谁也不能有一点犹豫,谁犹豫,就是他娘的孬种!不错,真正的中国人都不是孬种,就连三毛这样的流浪儿也知道学岳武穆,跟日本鬼子拼了,更不用说那些五尺高的汉子了 。
可惜现代战争意志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但并不能决定一切 。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此次淞沪会战真是非常惨烈,国军为此付出了相当巨大的代价 。如果说德械师进攻日军海军陆战队是第一阶段,也就是所谓的进攻阶段 。那么第二阶段就是全力阻止日军两个精锐师团在上海的登陆 。这个阶段也称作反登陆阶段,整个过程相当的残酷和悲壮 。
尤其罗店的战斗号称血肉磨坊,是激战中的激战 。而另外日军主攻方向的宝山战斗也是激烈异常,号称人肉搅拌机 。单纯一句激烈,惨烈,也许你感觉不到什么 。用冯玉祥的话来描述一下吧!冯玉祥十几岁参军,戎马几十年,什么惨烈的战斗没有看过,心肠也绝对的硬 。但回忆淞沪会战,冯老将军悲痛的说: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无数部队填进去就熔化了!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3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援5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 。
冯玉祥的话,可谓是当时最好的描述 。日本军部在得知上海的1万海军陆战队无法支持,随时可能覆灭以后,最终决定全力增援上海 。同时,中国这边也在总动员,调动全国军队向上海进发 。而两国动员运输的速度,可以最好的看出两国国力军力的巨大差距 。日军由于军力国力强大,对于军队的动员能力和运输能力远比中国强大的多,他的增援是非常快速的,基本没有浪费一点时间 。中日两军正式在上海开战是8月14日,仅仅4天后的18日,本来准备要在青岛登陆作战的日军横须贺镇守府第1特别陆战队、吴镇守府第1特别陆战队共两个大队约1400人就已经赶到上海增援 。
而1天后的19日,另一股也准备在青岛登陆的佐世保的海军陆战队两个大队2000多人赶到上海来 。这两股生力军都是非常完整的成建制精锐部队,这近4000人的兵力勉强帮助上海的日军稳住了阵脚 。要知道当时在上海主攻的国军不过是逐次赶到36师,87师,88师和98师一部,最终总兵力不过3万多人,后来也不过约5,6万人 。而日军本来防御部队则有1万人,加上一边处于坚固的永久性防御工事中防御,1个兵相当于进攻的3,4个国军,占了极大的便宜 。
而且除了日军海军陆战队自己装备的大量重炮和坦克以外,日租界虹口和杨树浦核心工事背后1,2公里就是黄浦江,上面停靠着日本联合监督第3舰队的30多艘战舰,重炮总数数百门之多,是极为强力的火力支持,在加上东海上面四艘日本航空母舰,以及台湾地区的大约500多架飞机的空中支持,也基本掌握的制空权 。
实际上,日军这1万人加上后来增援的4000多人加上海空军的重武器优势,其战斗力已经和这6万国军相当,国军在短短4天时间想要吃掉他们是不可能的 。不过因为国军德械部队进攻的英勇凶狠,日军在5日之内丢失了所有次要阵地,伤亡数千人,余部全部退守到以基础核心防御工事中死守 。中国的炮兵,海军,空军也是尽了全力,空军甚至采用自杀性攻击,驾驶飞机直接撞向日本军舰 。
而日本军部见上海危急,随即下令派遣部队,而由于日军上海指挥官长谷川清中将认为自己最多只能支持3到4天,根本无法支持到6天以后的2个增援师团的到来 。日本军部被迫将已经准备起航的4000多精兵全部投入上海,虽然挽救了上海的日军,但由此也严重影响了日军在华北的作战 。日军登陆青岛是3个多月后的事情了,当时淞沪会战已经早就结束了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