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并非贪生怕死 素质低下为日本恶意诋毁
今年是2014年 , 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 。种种纪念、谈论、文章在网络上此起彼伏 。这场失败的战争和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往往被归咎于卖国的李鸿章、贪生怕死的清军指挥官以及军纪废弛的海军士兵 。其中 , 关于北洋水师军容不整、训练素质低下的最典型例证就是“北洋水师水兵在舰船主炮上晾晒衣物” 。通常流传的版本是这样的:
清光绪十七年六月(1891年7月) ,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北洋水师六艘主力舰出访日本 。期间 , 日本横须贺镇守府参谋长 , 也就是后来的率日本联合舰队击溃俄国海军的东乡平八郎 , 曾微服视察“济远”舰一周 , 归来在其海军部会议上提出中国海军可以击灭 。有人问他根据什么作此论断 。他说 , 当他观察“济远”时 , 该舰威力虽大 , 可是细看舰上各处殊不整洁 , 甚至主炮上晒着水兵的短裤 。主炮是军舰的灵魂 。对于军舰灵魂如此亵渎 , 可见全军的纪律与士气 。因此 , 中国海军不足畏 。
【北洋水师并非贪生怕死 素质低下为日本恶意诋毁】虽然此事已经中国学者多方驳斥 , 但由于流传甚广 , 俨然成为了中国海军史上的一桩公案 。再则甲午一战 , 花重金购得的北洋舰队被日本海军打得一败涂地 , 战败的原因自然就被归咎到驾驶军舰的军官和水兵身上 , 由此国人眼中对水师官兵的评价大抵也离不开“军纪涣散、素质低下”八个字 。更有甚者 , 还有人进一步引申出当时国人的麻木不仁、毫无爱国心等等结论 。然而 , 我们也要问 , 事情真是这样吗?当我们回到历史当时的情境 , 并用放大镜仔细推敲每一个细节的时候 , 往往会得出另一种截然相反的结论 。下面 , 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
首先来看这个流传的出处 。最早记载此事的是日本人小笠原的《圣将东乡全传》 。此后 , 由田汉先生于1940年在《整建月刊》中加以引述 。1867年出生于日本佐贺县的小笠原长生 , 早年加入日本海军 , 甲午战争时曾在“高千穗”号巡洋舰上担任分队长 , 参加过黄海大东沟海战 。这则出自敌方军官的 , 尤其是向来喜欢胡扯的日本军官的记载 , 其真实性本身就应该受到质疑 。同时 , 我们来看“晒衣服”这个行为的现实性 。据考证 , 定远舰上的炮管粗大且离甲板太高 , 位置也不便晾晒衣服 。下面是北洋水师“定远”号铁甲舰的复原模型 , 照片中是船尾的副炮塔 。图中人物为著名海军史研究者顾伟欣 。
根据“定远”级铁甲舰的原始设计图进行测算 , 其305毫米口径主炮距离主甲板的高度接近3米 , 而平时主炮炮管露出炮罩外的长度不足2米 。可以看出 , 攀爬到一个离地3米、长度仅不到2米 , 而直径接近0.5米(305毫米为主炮的炮膛内径 , 炮管外径则接近0.5米)的短粗柱子上晒衣服是何等艰难 , 甚至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发生从高处摔落 , 而危及生命的可怕事故 , 任由北洋水师官兵军纪真的涣散、头脑真的愚笨 , 似乎也尚不可能为了晒几件衣服 , 而甘愿冒生命危险 。
接着我们来看北洋舰队的管理水平 。先摘录一段1894年9月17日 , 大东沟海战当日开战前“定远舰”水兵的作息情况 。4点40分 , 例行点名完毕;4点50分 , 水兵开始用圣经石(一种擦洗甲板的条石 , 大小像一本圣经)将木甲板磨光 , 再用水冲干净 。6点25分 , 清扫完甲板 , 舰队开始早餐 。8时举行升旗仪式 。8时15分各舰队开始早操 , 15分钟后各战斗部位开始擦拭枪炮 , 9时15分为时1小时的战术训练 , 主要是炮术射击 。10时左右厨房开始准备午餐 。
以上是甲午战争已经开战的情况下 , 北洋水师主力定远舰的作息情况 , 一切都显得如此的井然有序 。事实上 , 北洋水师官兵的日常管理、训练非常严格规范 , 其规章制度都由前任总教习英国人琅威理参照英国皇家海军的各种制度所制定 。而且 , 北洋水师的许多军官都是经由福建船政学堂及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培养 , 并在英国皇家海军舰队实习多年 , 其现代海军的思想、理念早已根植于心 。这种“每天坚持用条石打磨甲板 , 出访时却内裤晾在主炮上”的矛盾行为怎么可能出现在这些人管理的军舰上呢?
推荐阅读
- 孙悟空形象还原 可能并非六小龄童那个样子!
- 顺治并非死于天花 而是被郑成功炮毙于厦门?
- 李秋水的师父是谁?李秋水师父逍遥子个人简介
- “郑和水师”凭什么称霸海上
- 程咬金并非只会三板斧 未曾当过瓦岗寨的寨主
- 李弘并非武则天所杀 实为后人丑化武则天而杜撰
- 吴三桂降清始末 并非仅是因为红颜陈圆圆
- 杨修被处死并非恃才傲物而是他的汉室身份?
- 北洋军是中国旧式军队向近代化军队发展重大转变
- 唐朝并非满宫大胖子!初唐美女曾很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