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军阀冯玉祥的名字竟然是信口拈来的?
冯玉祥将军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位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军事家、爱国将领和民主人士 。冯玉祥将军一生中曾经有过三次重要的转折:曾与蒋介石结拜兄弟 , 从事反共活动;后来与蒋介石兵戎相见 , 与共产党进行合作;1948年遇难后 , 毛泽东、周恩来都对其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我们知道 , 冯玉祥将军字焕章 , 安徽巢县(今安徽省巢湖市夏阁镇竹柯村)人 。冯玉祥将军还有一个名字 , 叫冯基善 。那么冯玉祥这个名字究竟是怎么来的呢?这得先从冯玉祥将军的家世说起 。
【西北军阀冯玉祥的名字竟然是信口拈来的?】据冯玉祥回忆 , 他们家从祖父那一代家道中落 , 有一次 , 冯玉祥的祖父生病 , 家里穷得叮当响 , 连买药的钱也没有 。冯玉祥的父亲为了给老人家治病 , 只得去巢湖上摸鱼 , 然后拿去换钱 。等到了寒冬的时候 , 湖面上结了冰 , 无法摸鱼 , 只好在冰上凿出一个大窟窿 , 边上放上一盏油灯 , 引诱鱼往上跳 。这让人不免想起晋朝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 , 让人潸然泪下 。后来又恰逢太平天国起义 , 冯玉祥的全家就忙着去逃难 , 而他的祖父就在这个时候驾鹤西去了 。之后全家历经了千辛万苦 , 经过若干次的辗转 , 终于投奔到一位张姓的地主家里做佣工 。
张姓地主有两个儿子 , 他和大多数父母一样有着急切的望子成龙的思想 , 于是就给他们请了一位武术老师 。常言道“自古英雄多磨难 , 从来纨绔少伟男” , 两位公子哥整天懒得要命 。而冯玉祥的父亲生性好武 , 也抽时间跟着那位老师学武术 , 那位武术老师看冯玉祥的父亲穷且志坚 , 也悉心教学 。到了考期以后 , 冯玉祥的父亲陪着两位公子哥去考试 。他父亲不知怎么就得到了一个机会 , 也可以参加考试 , 这一考试不打紧 , 那两个公子哥没有中 , 反倒是冯玉祥的父亲考中了 。
就这样 , 冯玉祥的父亲考进了武术学校 。当时有报喜之人 , 专门替考中的考生去家里报喜 , 接到喜报的家庭一般都会给第一个去报喜的人一些酬劳 。但是 , 当时冯玉祥的祖母接到喜讯后竟没有东西来犒劳送喜报的人 , 后来还是靠亲戚出来解围 。武校毕业后 , 冯玉祥的父亲投靠了铭军 , 即刘铭传所带领的军队 。辗转几地后 , 冯玉祥的父亲到了山东济宁驻防 , 在这里他娶妻生子 。不过等到1882年冯玉祥出生的时候 , 冯玉祥的祖母已经去世了 。冯玉祥的父母就顺着他祖母给他哥哥取的名字“北宝” , 给冯玉祥取了个名字叫“科宝” 。另外 , 按照冯家辈分 , 冯玉祥还有一个大名叫做冯基善 。
不久 , 冯玉祥的父亲被调到直隶保定府 , 全家都跟着搬了过去 。可以说冯玉祥是在保定长大的 , 因此说话是保定口音 , 而非安徽口音 。可是令其没有想到的是 , 苦难也伴随而来 。到了保定城住了不久 , 冯家就举家迁到了距离保定城东不远处一个叫做康格庄的地方 。他们在那儿就算安了家 。每天跟着大人下地干活的冯玉祥体会到了农民生活的艰苦 。夏天冒着酷暑去高粱地劳作 , 冬天冒着严寒去杨树林拾柴火 。小时候的冯玉祥很少穿新鞋 , 都是家里其他人穿过的鞋拿去修修然后再穿 。而且由于他父亲的薪饷不到一定时间发不下来 , 就经常出入当铺 , 典当东西 , 发了薪饷后再去赎回来 。在此期间 , 冯玉祥的父母都开始吸食鸦片 , 在戒烟的时候 , 冯玉祥的母亲便去世了 。
1891年的时候 , 冯玉祥进了私塾读书 。说起来还有一定的机缘巧合 , 一开始是冯玉祥的哥哥在私塾读书 , 等到第6年上了9个月后 , 他哥哥就当骑兵去了 。但当时全年的学费已经交过了 , 没法再退了 。还剩下3个月 , 于是冯玉祥就去补了哥哥的空缺 。3个月后 , 冯玉祥就辍学了 。3个月虽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 但却让冯玉祥着了学习的魔 。他每天在军营里写字认字 , 温习功课 。当时在营中有一个贾姓少年 , 书法甚是优秀 , 冯玉祥对他很是崇拜 , 就跟着他学习起来 。冯玉祥虽然每天都在练习写字 , 可是却买不起纸和笔 , 于是就用一根细竹竿顶端扎上一束麻 , 蘸着黄泥水在铁片上写写画画 。后来有人建议他在砖块上写比在铁片上效果更好 , 于是他就改在砖块上练习 。
推荐阅读
- 东北军阀张学良轶事 学庞德死战却失败弃棺而逃
- 民国大军阀张勋的人生最后几年是怎样度过的
- 独特管理方法 军阀张作霖如何管好众多妻妾
- 护国运动 反对袁世凯称帝而进行的军阀内斗
- 三国最窝囊的军阀 韩馥为何自杀身亡?
- 民国秘闻 冯玉祥五块银元终结了张作霖的坦克
- 山西军阀阎锡山轶事 对部下非常疑心暗布眼线
- 北洋陆军上将冯玉祥是好人吗
- 民国军阀割据混战 各方势力一览表
- 历史上军阀张宗昌信迷信 曾画数万道符送士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