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的五年平辽大梦被皇太极戳破 己巳之变( 二 )
但实际上 , 明朝不可能一路安安稳稳 , 不受打扰地实行他们的堡垒战略 。皇太极决不能容忍明军的城堡修到锦州附近 。四月十八 , 征朝鲜之兵刚回到沈阳 , 喘息未定 , 五月初六 , 他得知明军在进行修筑 , 即刻再次出师征明 。明军的大凌河、小凌河诸城尚未修竣 , 又被毁坏 。但锦州已经完工 , 大将赵率教领兵固守 , 皇太极几次攻城 , 都不能攻克 , 伤亡惨重 。再攻宁远 , 也没有机会 。加上此次兴兵 , 原本是仓促之举 , 酷暑炎热 , 许多士兵死亡 , 被迫撤围退走 。这就是明军著名的“宁锦大捷” 。
后世论者多着眼于明军战术上的胜利 , 却看不到在战略上 , 后金其实略占便宜 。明朝实际上是以牺牲朝鲜和毛部的代价 , 换取时间来巩固锦州一带 , 目的是想以此为跳板再往义州、广宁方向前进(当然 , 若全力救朝鲜 , 可能要提前冒险进行决战 , 对明亦不利) 。但朝鲜三个月即已不支 , 皇太极达到目标后 , 回师攻锦实乃必然的应着 。纵然仓促 , 却也是势在必行 。从结果来看 , 虽然锦州不能攻下 , 但外围城堡都被拆毁 , 明军一路筑城前进之势遭到了抑制 , 而且在很长期间内都无法恢复 , 明方的战略目标终于无法实现 。
事实上 , 锦州被围 , 明方损失亦重 , 特别是塔山被占 , 宁锦间顿时音信不通 , 沦为孤城 , 这使得战后朝野间立即出现了对该不该守锦州的质疑 。当时的蓟辽总督阎鸣泰提出:“锦州遐僻奥区 , 当日议修已属失策 。” 他的意思是 , 锦州一城 , 本来无险可守 , 就算失去了 , 对关门重地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但锦州离沈阳过近 , 欲修欲守 , 必定招来兵衅 , 而且锦州孤悬 , 又不能呼应宁远 , “以区区弹丸 , 几致挠动乾坤半壁” 。既然明军还不想 , 也无力与后金决战 , 就应该退一步放弃锦州 , 先保宁远 。同时在山海关、蓟镇练兵为上 。锦州不是不守 , 但只能驻少量兵力“以为虚着”而不应“泥为死局” 。“锦州之守 , 原属非策 。今即误矣 , 岂容再误?”
【袁崇焕的五年平辽大梦被皇太极戳破 己巳之变】明朝的武将们也对守锦州提出异议 , 驻守该地的总兵尤世禄称锦州“城池遭雨崩颓 , 万不可居[16]” , 撤往杏山 。驻塔山的侯世禄也认为塔山不是可守之地 , 想要“移置别所” 。
兵部侍郎霍维华比较得失后 , 仍然觉得“锦城已守有成效 , 决不当议弃 。[18]”但他也提不出什么好办法 , 只说“贼至 , 则坚壁清野以待 。”之前不久 , 袁崇焕已被弹劾不救锦州 , “暮气难鼓”而辞去 , 王之臣接任督师 , 守锦州守到次年二月 , 终于放弃 。在史料中一时难以找到最后弃锦的确切原因 , 但至少到了崇祯元年三月 , 明军已放弃锦州、塔山、杏山一带 。该年五月十一日 , 皇太极派阿巴泰、岳托等率兵3千 , 破坏了锦州、高桥、杏山三城 , 并毁掉十三山以东台站31处 , 更向西攻击明军大兴堡 , 未果 。至此为止 , 袁崇焕第一次与皇太极议和所争取到的成果已经因为各种原因 , 丧失殆尽 , 所修城堡全数被破坏 , 空费了时间金钱人力 。后金虽有宁锦之败 , 但其战略目标基本达到 , 更破坏了明方的策略 , 进一步争取到了主动权 。
在蒙古方面 , 皇太极也有意外之得 。天启、崇祯之交 , 自小王子东迁后一直在兴安岭一带游牧的蒙古察哈尔部(明人称插汉)终于不敢和后金决战 , 在林丹汗(明人称虎敦兔)的率领下又往西迁 。林丹汗是成吉思汗的子孙 , 号称全蒙古的大汗 , 控制40万大军 , 但实际上许多部落并不听从他的命令 。林丹汗试图重新统一蒙古各部 , 发兵攻打土默特部博硕克图汗(明人称卜失兔) , 将其击败 , 逃往鄂尔多斯 。他随即又攻打喀喇沁白言台吉诸部 , 激起蒙古各个部落的一致反抗 。天聪二年 , 他与各部联军在土默特赵城大战 , 虽然获得惨胜 , 但引起的仇恨越来越大 , 各个部落都纷纷叛去 。喀尔喀五部、奈曼、敖汉、炒花、喀喇沁残部等都一窝蜂地投向后金 , 其中喀喇沁的投靠对于后来的入口尤为重要 , 后文将进一步详述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