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两栖动物数量下降?两栖动物种群毁灭背后的因素

文章图片
【为什么两栖动物数量下降?两栖动物种群毁灭背后的因素】

文章图片
近年来 , 科学家和环保主义者一直致力于提高公众对全球两栖动物数量下降的认识 。 爬虫学家首先注意到 , 在1980年代 , 许多研究地点的两栖动物种群数量正在下降 。 然而 , 那些早期的报告是轶事 , 许多专家怀疑观察到的下降是否值得关注 , 争论是两栖动物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波动 , 下降可能归因于自然变化 。
但到1990年 , 出现了一个显着的全球趋势 , 明显超出正常数量波动的趋势 , 爬虫学家和环保主义者开始表达他们对青蛙、蟾蜍和蝾螈在世界范围内的命运的担忧 , 他们的信息令人震惊:在我们星球上大约有6000种已知的两栖动物物种中 , 近2000种被列为濒危、受威胁或易受伤害的物种 。
两栖动物是环境健康的指标动物:这些脊椎动物的皮肤很娇嫩 , 很容易从环境中吸收毒素 , 它们几乎没有防御能力 , 很容易成为非本地捕食者的猎物;它们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时间依赖于水生和陆地栖息地的邻近 。 合乎逻辑的结论是 , 如果两栖动物数量下降 , 它们生活的栖息地很可能也在退化 。
导致两栖动物数量减少的已知因素有很多——栖息地破坏、污染和新引进或入侵物种 , 仅举三个例子 。 然而 , 研究表明 , 即使在原始栖息地 , 推土机和作物喷粉机无法触及的栖息地 , 两栖动物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 。 科学家们现在正在寻找全球而非局部现象来解释这一趋势 。 气候变化、新出现的疾病和紫外线辐射暴露的增加都是可能导致两栖动物种群下降的其他因素 。
为什么两栖动物在衰退?没有简单的答案 , 相反 , 由于多种因素的复杂组合 , 两栖动物正在消失 , 包括外来物种 , 当外来物种进入其栖息地时 , 本土两栖动物种群可能会减少 , 一个两栖动物物种可能成为引进物种的猎物 , 或者 , 引入的物种可能会争夺本地两栖动物所需的相同资源 , 引入的物种也有可能与本地物种形成杂交种 , 从而降低所得基因库中本地两栖动物的流行 。
过度开发 , 由于青蛙、蟾蜍和蝾螈被捕获用于宠物贸易或被人类食用 , 因此世界某些地区的两栖动物数量正在下降 。
栖息地的改变和破坏 。 栖息地的改变和破坏对许多生物都有毁灭性的影响 , 两栖动物也不例外 。 排水、植被结构和栖息地组成的变化都会影响两栖动物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 例如 , 用于农业用途的湿地排水直接减少了可用于两栖动物繁殖和觅食的栖息地范围 。
全球变化 , 全球气候变化对两栖动物构成严重威胁 , 因为降水模式的改变通常会导致湿地栖息地的变化 。 此外 , 已发现由于臭氧消耗导致的UV-B辐射增加严重影响了一些两栖动物物种 。
传染性疾病 , 两栖动物的显着减少与壶菌和虹彩病毒等传染源有关 , 一种被称为壶菌病的壶菌真菌感染首先在澳大利亚的两栖动物种群中发现 , 但在中美洲和北美也有发现 。
杀虫剂和毒素 , 杀虫剂、除草剂和其他合成化学品和污染物的广泛使用严重影响了两栖动物种群 , 2006年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们发现 , 杀虫剂的混合物会导致两栖动物畸形 , 降低繁殖成功率 , 损害幼体的发育 , 并增加两栖动物对细菌性脑膜炎等疾病的易感性 。
推荐阅读
-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相信量子力学呢?
- 为什么地球每四年要闰一年?地球相关的冷知识你知道多少
- 美国实现登月之后,为什么没有开发月球上的资源?
- 食人鱼如此可怕,为什么没有在亚马逊河泛滥
- 为什么彗星头部是绿色的而不是它们的尾巴?意外发现解开90年之谜
- 《开端》为什么会输在结局?
- 太空温度达零下270摄氏度,为什么太阳光到达地球后反而变热了?
- “地狱之门”被打开,崩塌出两公里大坑,远古动物遗骸暴露无遗
- 明明能看到,为什么却睁眼说“粉红色”根本不存在?
- 早期的西方“犯罪面相学”:长得像哪种动物,就自带它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