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剑将军张克侠 一生和台儿庄结下不解之缘名将

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82年摄制并在中国大陆上映的电影《佩剑将军》,所表现的是贺坚、严军两个国民党高级将领在1948年淮海战役前夕,率领贾汪、台儿庄防地的三个半师共2.3万名国民党官兵投诚起义的故事 。其“佩剑将军”贺坚的原型,即中共地下党员张克侠 。张克侠曾拥有一柄总长380毫米、刃长255毫米,剑身上刻有“不成功便成仁”六字,剑柄上刻有“校 。中正赠”六字的短剑 。此剑名为“中正剑”,是蒋介石为了笼络人心,于1933年夏天专门在德国定制的宝剑 。获赠中正剑的将官并不多,因张克侠获赠过此剑,故素有“佩剑将军”之称 。
鲁南重镇台儿庄,是佩剑将军张克侠的光荣之地、成功之地和英雄之地,因为曾在台儿庄地区发生的台儿庄大战、鲁南战役和淮海战役,都与这个“无名英雄”有着密切的联系 。时至今日,很有必要来挖掘和研究这个“地下党”的史料,让其从幕后走向前台,让台儿庄人民真诚地纪念他并歌颂他的丰功伟绩 。
一、台儿庄大战时的张克侠
张克侠,河北省献县人,1900年10月7日出生 。1923年,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加入了冯玉祥将军的部队 。1927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9年,在冯玉祥随从副官、中共地下党员张振亚的引导下,并经张存实、李翔梧两名中共地下党员的介绍,在上海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党中央批准为“特别党员” 。入党宣誓后,张存实对张克侠说:“周恩来同志关心你,问候你,他现在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及军事部部长,今后,他将直接领导你的工作 。”不久,张克侠便被周恩来派往西北军“潜伏”下来,并利用与冯玉祥的“连襟”关系,逐渐成为张自忠59军的参谋长 。从此,张克侠便有了明、暗两种身份:公开的是国民党的军官,秘密的是中共“特别党员” 。在派系林立的国民党军中,张克侠有着广泛的人脉资源,“保定系”、“西北系”、“黄埔系”都有他的份 。他到处都能碰上同窗、同僚、师长、学生、老上司、老部下,加之与冯玉祥“连襟”,这为他长期卧底西北军达21年创造了有利条件 。
1938年台儿庄战役时期,张克侠作为张自忠59军的参谋长,直接参加了台儿庄战役的淮河阻击战、临沂阻击战和台儿庄防御战后的退却掩护 。
1938年2月,据守淮南各据点的51军于学忠部受优势日军的攻击渐感不支,节节败退,以致淮河不守 。当时以张自忠为军长、张克侠为参谋长的59军奉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之令,驰援蚌埠于学忠部,张克侠襄赞张自忠军长与敌激战于淝水之野,披坚击锐,一举攻克淮北的曹老集、小蚌埠,使北犯之敌闻风丧胆,狼狈逃窜,完全恢复了淮河北岸阵地,粉碎了日军南北夹击、打通津浦、会攻徐州的图谋 。
淮河阻击战后,59军奉调至徐州以北的滕县附近布防,准备对兖州、济宁之敌进行攻击 。正部署间,李宗仁令其改变计划,暂停北进,立即驰援受困于山东临沂的第40军庞炳勋部 。军令如山,即刻行动 。59军在张自忠、张克侠的率领下,从滕县乘火车赶到了峄县,又于3月12日以一昼夜180里之急行军挺进至临沂城外 。据国民党原投诚将领刘景岳的回忆文章说:59军到了临沂城下,立足未稳,参谋长张克侠即陪同军长张自忠前往庞炳勋指挥部研究作战方案 。庞炳勋建议固守城防 。张自忠征求张克侠的意见,因为张克侠在保定、黄埔和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过军事,具有“运筹帷幄”的才能 。张克侠斩钉截铁地说:“我不同意这个办法 。我认为论兵力我们比敌人多,这是我们唯一的有利条件,但就战斗力及武器装备而言,我们远不如敌人 。况且临沂城小不过弹丸之地,若以大部队猬集其中,以图固守,等于自缚手脚,等待挨打 。现在敌人有炽盛的火炮和强大的空军,还具备现代化坦克和装甲部队,摧毁城池,易如反掌 。如此不但固守不可能,反而要拿很多官兵送命 。因此我建议不如发动攻势,以59军在城外野战,向攻城之敌侧背猛烈攻击,利用近战夜战手段,争取出奇制胜,以减轻守城部队之压力,且可断其归路,阻其援军 。在野战部队开始攻击后,守城部队应派出有力部队,实行强袭,以为协同 。这样不但可以扬我之长,而且可以攻敌之短 。不知庞将军以为可否?”当时庞炳勋连称高论,并表示完全同意 。张自忠军长也表示赞成 。随后他们又一起研究攻击的时间及细节,张克侠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
意见一致后,59军于当晚子夜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分数路强渡沂河,一举插入敌板垣师团之右侧背,在佛房头、沙岭子、独树头、大小太平、陈家太平、许家太平等一系列村庄,反复冲杀,浴血奋战 。敌初不及料,损失惨重 。我军一夜之间歼敌2000余名 。我亦伤亡甚众 。敌遂放弃攻城,转对59军作战 。嗣后双方在沂河两岸,展开了大规模的争夺战,以致战线犬牙交错,村庄失而复得 。在三天的激战中,冲杀不下百数十次,毙伤日军3000余人 。我38师、180师伤亡亦各在4000以上,两师连排长几乎换了一遍,营长也伤亡了三分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