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烈白乙化 会英语懂写诗的抗战“小白龙”

在抗战这座不朽的丰碑中镌刻着一个曾经令日军闻风丧胆的名字: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10团团长白乙化 。抗战时期,他有一个响当当的雅号:“小白龙” 。
1911年,白乙化出生在东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他从小刻苦勤学,以“白才子”名闻乡里 。18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平中国大学 。1930年秋,年仅19岁的白乙化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2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被敌人窃为己有,3000万骨肉同胞在残暴的铁蹄下呻吟 。白乙化目睹祖国山河沦陷,义愤填膺,夜不成眠,立即请战 。他在请战书上慷慨表示: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吾当先杀敌,后求学,战死疆场,平生所愿 。
1932年,白乙化毅然离开中国大学,回到东北老家,创建了一支3000余人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出没于白山黑水,“小白龙”威名赫赫,1935年他回到北平与广大爱国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一二九学生运动 。1939年白乙化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10团团长 。1940年在北平创建了丰(宁)滦(平)密(云)抗日根据地,与日军战斗在长城内外 。“小白龙”的威名从雁北传到北平,日军闻风丧胆,人民拍手称快 。
这一年的夏天,日军大岛大队300余人沿着永定河,向平西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 。足智多谋的小白龙巧妙地将日军诱入伏击圈激战中,“小白龙”细心发现日军指挥官正用旗语指挥作战,他迅速端起步枪,三枪击毙了三个日本旗语兵,第四枪又把日本指挥旗打飞在地 。失去指挥的日军,顿时成了没头苍蝇,慌做一团 。白乙化趁势端起刺刀率领战士杀入敌群,只见他浓须倒竖,怒吼如雷,凭着臂长力大和精熟的刺杀技术,左挑右刺,勇如出水蛟龙,刀锋指处,血溅尸陈,吓得那些素以“武士道精神”为荣的日本鬼子胆裂魂飞,纷纷逃窜 。经过两日血战,300多名日军尸横山野,大岛大队长当场丧命,奥村中队长等三名军官逃进一座山神庙,集体上吊自杀 。一时间,“小白龙”又多了一个“神枪司令”的美誉 。
1940年初,天空中雪花纷飞,狂风肆虐,1000名日伪军凭借优势兵力,大举围攻平西根据地,企图将挺进军围歼在永定河西岸 。面对强敌,白乙化身先士卒,指挥战士一次次越出战壕,与日军浴血奋战 。这时,日军的飞机欺我没有重型武器,盘旋低空,对我军狂轰滥炸 。白乙化气红了眼,端起三八枪率领战士一阵排射,愤怒的子弹击中了敌机驾驶员,打着了油箱,敌机哀鸣着在阵地前坠毁 。骄横不可一世的日军惊呆了,胆怯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小小的三八式步枪竟可以将飞机击毁 。从此,“小白龙”和他的战士创造的“三八枪击落敌飞机”的奇迹,在华北战场传扬开来 。
【抗战英烈白乙化 会英语懂写诗的抗战“小白龙”】这一年的5月22日,10团主力到达昌平沙塘沟 。第二天早饭时,突然枪声骤起 。侦察员报告:伪满军一个营向我进攻 。白乙化当机立断,占领北山打垮敌人 。他亲自站到紧临前线的一棵杏树下指挥战斗 。敌人的子弹象刮风一样,打得杏树叶纷纷落地 。突然,一颗炮弹呼啸而来,在离杏树不远处爆炸,警卫员吓得趴到地上 。响声过后,当警卫员睁开眼睛,惊奇地发现团长竟动也没动,望远镜稳稳地举在眼前,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 。经此一战,敌人已发觉我军,白乙化果断改变了隐蔽东进计划,率部抵达平北东部有“京师钥匙”之称的密云,准备在那里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 。这时,“炸不死的小白龙”不走了的消息,不胫而走,日伪、汉奸惊恐万分,平北人民的心头燃起了喜悦和希望 。
正当白乙化满怀雄心壮志准备收复东北失地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1941年2月4日,在密云子营西山赶河厂战斗中,白乙化率部围歼进犯我抗日根据地的伪满道田讨伐大队,敌人躲进一座长城楼子里负隅顽抗,使我军进攻受阻 。白乙化见状,不顾危险,跳上一块大青石,挥动令旗高呼:“冲锋——”!喊声未落,敌人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 。……残敌消灭了,战斗胜利了,而“小白龙”——这位叱咤风云的抗日英雄,却无声地倒下了,倒在了龙的土地上,倒在了祖国母亲的怀抱里 。情切切兮燕山岭,风萧萧兮易水寒!
百花山、云蒙山,群山肃立;永定河、潮白河、河水呜咽 。“小白龙”殉国的噩耗震动了平西、平北的山山岭岭,人们一遍遍呼唤着英雄的名字 。29岁的年轻生命啊,竟这样匆匆长眠在燕山脚下,易水河畔!人们无比痛惜,痛惜党和人民失去了一个好儿子,痛惜中华民族失去了一位英雄战士,痛惜他还那样年轻,只有29岁 。人们更感到骄傲,为他那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为他那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为他那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