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年间山海关大战 决定中国命运的一场战争( 二 )


山海关大战结果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 对后世影响意义深远 , 尤其是消极影响方面 。但是 , 中华民族凭借自身的坚强和韧性 , 追上了现代社会的步伐 。
山海关大战各方人马
山海关大战各方人马数量在各类史书记载中大有不同 。后经历史学者的考证 , 通过精密推算 , 得出山海关大战各方人马数据 。
山海关大战各方人马主要包括大顺军、清军和吴三桂部三方 。主要参战将领分别为李自成、多尔衮和吴三桂 。在山海关大战中 , 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号称二十余万大军 , 经考证 , 大顺军东征部队不超过6万人次 。多尔衮率领的清军人马根据史书记载 , 共计六万至七万之间 。据史书记载“三桂募兵七万” , 其中降兵达2万大军 , 由此得出吴三桂军队人数 。
山海关大战各方人马相差无几 , 最终清军夺得天下有其必然原因 。首先 , 李自成作为大顺军的领导 , 其本人在行军过程中攻无不胜 , 助长了其骄傲轻敌的心理 。其次 , 对于明王朝马上土崩瓦解的政治现状缺乏理智的判断 。主要表现在大顺军东征之时兵力缺乏 , 其号称总量高达上百万 , 占领山西、山东等地后 , 又分别到各个领地驻军 , 并没有采取凝聚兵力作战的方针策略 。李自成大顺军在与吴三桂军队作战中 , 对清军的入关支援作战和后期突袭完全没有应急准备 , 同时缺乏对清军骑兵作战的经验 , 最终被清军乘机而入 , 夺得全国统一政权 。在山海关大战各方人马情况促使下 , 清军多尔衮最终夺取政权 , 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军惨败西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