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三征高句丽 李世民为报中原王朝之耻
一、背景
隋炀帝对高句丽的连年征战使得隋国力锐减 , 民心丧失 , 这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 , 618年 , 唐高祖建立唐朝后 , 就努力与高句丽荣留王修好 , 双方于622年交换战俘 。624年 , 荣留王接受了唐的年号 。唐高祖册封荣留王为辽东郡王、高丽王 。与此同时 , 唐册封百济武王为带方郡王 , 新罗真平王为乐浪郡王 。
626年 ,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 , 迫使唐高祖交出皇权并立他为新任皇太子 。李世民随后继承皇位成为唐朝第二任皇帝唐太宗 。在唐太宗在位的大多数时间里 , 唐与高句丽大致维持着友好的关系 。唐太宗试图在朝鲜三国之中扮演老大哥的角色 。626年 , 唐太宗登基不久就派朱子奢到朝鲜谴责朝鲜三国之间的相互争斗 。
雄才大略、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的唐太宗为什么要攻打高句丽呢?主要是高句丽人对中原王朝的极端羞辱和公然挑衅 。原来 , 经过“四次隋高大战”隋军大败撤退之后 , 高句丽人把隋军阵亡将士的尸骸堆积起来 , 构成了一道毛骨悚然的“景观” , 供其国人观赏 。此举 , 足以看出高句丽人的残忍和丧失人道 。唐太宗知道后 , 义愤填膺 , 于贞观五年(631年)派人去高句丽收葬了阵亡将士的骸骨 , 并予以祭奠 。收葬、祭奠壮士的骸骨和亡灵 , 本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 , 不料却引起了高句丽人的万分恐惧 。高句丽花费了巨大人工物力 , 在沿唐边境修筑了高丽长城 , 自夫余城(今吉林四平市以西)至渤海 , 修筑了长达一千余里的“长城” , 十六年修成 , “以资防御” 。此时唐太宗考虑到唐初经过连年战争 , 将士伤残 , 国力衰弱 , 需要一段时期的休养生息 , 所以迟迟没有动手 。隐忍勃发 , 是唐太宗的一大优点 。向突厥称臣纳贡12年都过来了 , 何况现在?此刻 , 唐太宗需要的是积攒力量 , 等待时机 。
642年 , 高句丽荣留王打算处死暴力而凶残的渊盖苏文 。渊盖苏文闻讯后 , 设下陷阱邀请荣留王和他的大臣视察他的军队并设宴款待 。在宴席上渊盖苏文杀死了荣留王的大臣 , 并杀死了荣留王 , 並立其侄子高宝藏为王 。渊盖苏文自封自己为“大莫离支” , 控制高句丽军政大权进行摄政 。唐朝得知这一消息后 , 亳州刺史裴莊曾建议攻打高句丽 。但唐太宗却说他对荣留王的去世表示悲哀 , 但以乘国丧攻打高句丽并不合适 。不过 , 643年唐太宗又开始考虑对高句丽动武 , 并想下令先让契丹和靺鞨偷袭高句丽 。唐太宗的内兄长孙无忌对此表示反对 , 建议唐太宗先与高句丽假装为好 , 后趁其不备攻之 。唐太宗接受了他的建议 , 并册封高句丽宝藏王为辽东郡王、高句丽王 , 授予“上柱国”的称号 。但背后 , 双方都明白最终不免一战 。
643年 , 新罗善德女王传书说高句丽联合百济攻取新罗40余城 , 新罗危在旦夕 , 并向唐朝请求援助 。唐太宗于是派相里玄獎到高句丽下令高句丽和百济停止攻打新罗 。相里玄獎到达高句丽都城平壤时 , 渊盖苏文正在与新罗交战 。得知相里玄獎的到来 , 渊盖苏文返回到平壤会见他 。不过 , 渊盖苏文拒绝了唐太宗的要求 。相里玄獎回到长安后将此事禀告唐太宗后 , 唐太宗于是决意要攻打高句丽 , 大将李世勣也表示支持 。尽管褚遂良反对 , 但唐太宗攻打高句丽的决心已定 。
贞观十七年 , 此时的唐朝 , 经过十余年的“贞观之治” , 国力强盛 , 兵强马壮 , 于是唐太宗决定攻打高句丽 , 彻底解决这个由来已久的“顽症” 。贞观十九年 , 唐太宗以高句丽“残虐其民”、“侵暴邻国”、“违我诏令”为由 , 凭借“辽东本中国之地 , 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 。今朕东征 , 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 , 雪君父之耻耳”的话语 , 说服了众人 , 于是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 , 自己率军从洛阳出发 , 御驾亲征高句丽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