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烈鲁雨亭 芒砀山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人物

抗日英烈鲁雨亭,河南省永城县(今永城市)人 。新四军第6支队1总队总队长 。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
鲁雨亭烈士简介
1899年出生于河南省永城县(今永城市),1920年毕业于河南开封宏威士官学校,在军政界先后担任军法官、军法处处长、县长等职 。“九一八”事变后,他深感外患日急,奋笔写下《国难中敬告全国当局书》一文,发表于1931年10月21日天津《大公报》,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御外侮 。1938年11月正式建立了永城县抗日游击队 。在鲁雨亭等领导下,游击队活动在永城、夏邑、砀山、萧县一带,打开了芒砀山区的抗日局面 。1940年4月1日,日军3000余人分四路向芒砀山区分进合击 。鲁雨亭身先士卒,他放弃安全突围的机会,带领部队与日寇展开殊死的血战,不幸壮烈牺牲,以身殉国,时年41岁 。
鲁雨亭(1899-1940)新四军第6支队1总队总队长
鲁雨亭烈士平生经历
原名鸿逵,又名鲁鹏,字雨亭 。男,1899年11月18日出生,河南永城人,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19年受五四运动影响,在河南政法学堂毕业后,弃文学武,考入河南宏威军事学校 。1920年后,历任河南陆军第2混成旅掌旗官、建国豫军军法处处长、河南省武安县(今属河北省)县长等职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河南省政府保安处秘书长,积极响应中共抗日救国号召,组织民众参加抗日活动 。不久,回家乡永城县出任县长,支持中共地方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因受地方顽固势力的反对和排挤,在日军侵占永城后,辞职下乡另行组建了一支抗日武装,并变卖家产充作军费,购置枪弹,打击日、伪军,先后取得20余次战斗胜利,队伍发展到900多人 。1938年底,新四军游击支队到达永城一带活动,他立即派人联系共同抗日事宜,并断然拒绝国民党的高官厚禄 。
【抗战英烈鲁雨亭 芒砀山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人物】1939年8月29日,率部参加新四军,所部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第1总队,任总队长 。10月,部队经整训后,转战夏(邑)永(城)砀(山)地区打击日、伪军,开辟夏永砀抗日根据地,成为该地区的一支抗日劲旅 。1940年2月1日,游击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第6支队,仍任第1总队总队长 。2月下旬至3月中旬,率部在芒砀山地区成功进行两次反击日军“围剿”的战役,歼灭日军佐野联队长以下60余人、伪军数百人,给“围剿”之敌以沉重打击 。驻徐州日军恼羞成怒,纠集第21师团本野旅团及伪军第3军数千人,于3月31日晚,包围第1总队驻地芒砀山地区 。4月1日8时许,日、伪军数千人在炮兵的配合下,分四路向第1总队驻地发起进攻 。面对异常危急的形势,他与政治委员孔石泉商议决定,部队化整为零,分散突围,并亲率特务连迅速抢占交通要道李黑楼,构筑阵地,阻击日军,掩护大部队转移 。战斗中,鲁雨亭身中数弹牺牲 。为纪念这位抗日英雄,新四军游击支队将他的家乡河南省永城县山城集改名为“雨亭集”,抗日军政大学第4分校图书馆命名为“雨亭图书馆”,第1总队报纸命名为《雨亭报》 。永城人民在芒砀山南麓为他兴建了“雨亭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