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执行一场枪毙杀人的行动 。
还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时 , 他又被联邦安全局的警员带走 。
你以为他要进局子了?
不 , 他进了一辆冒绿光的灵车 , 还举杯畅饮 。
而男主的妻子 , 也同样的不合常理 。
她看上去纤细、文弱 。
可眼镜一摘 , 武力全开 。
能将看不惯的莽汉打得满脸是血 。
甚至在图书馆的沙发上 , 和丈夫旁若无人地为爱鼓掌 。
因为不满自己的儿子一直玩游戏 , 不听话 。
她居然幻想着了结儿子的性命 。
当然 , 现实中 , 她非常爱自己的儿子 。
儿子同样染上严重的流感 , 医生也束手无策 。
但 , 最离奇的来了 。
一粒30年前的阿司匹林 , 居然起效了 , 治好了孩子的病 。
毫无因果的情节 , 乍看有些摸不着头脑 。
但实际上 , 这反而是影片最具魅力之处 。
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出视觉奇观 , 还暗藏深意 。
随着情节推进 , 不同线索交织 , 共通的情感显现 。
这才发现 , 流感是一种隐喻 , 喻示病入膏肓的生活环境 。
彼得罗夫是俄国最常见的姓氏 , 个体之疾也就浓缩了国家弊病 。
整个国家都被流感的阴云笼罩 , 暮气沉沉 。
公交车上阴郁昏暗 , 街上行人都如行尸走肉 。
灰败的情感基调 , 是对俄国政治体制的无声鞭挞 。
在公交车上 , 人们咒骂着不堪的社会现实——
医疗保障缺失、特权阶层专横、移民问题被搁置 。
普通人的生活举步维艰 , 个个营养不良 , 面色苍白 。
而男主下车后枪击的 , 正是各界寡头 。
那其实是他为了泄愤 , 在脑海中幻想的场景 。
现实与想象的无隙衔接 , 在渲染氛围的同时 , 又托出了绵延悠长的怀旧情结 。
苏联解体后 , 几代人信仰溃散 , 新的信仰体系还未建立 。
所有人都陷入价值、身份认同困境 。
对当下的不满 , 自然触发了对过去的怀念 。
治好孩子流感的 , 其实不是阿司匹林 。
而是「30年前 」 这一时间 。
这份怀旧情结 , 更是凝聚为一个具体的形象——雪姑娘 。
即俄罗斯版的圣诞老人 。
男主很小的时候 , 曾参加过一个新年晚会 。
那时他内向、怯懦 。
但一个打扮成雪姑娘的主持人出现了 , 像一束光照亮了他 。
雪姑娘牵起他的手 , 鼓励他讲话 , 关心他的身体 , 让他感到温暖 。
这段回忆后来频繁出现 , 成为他对抗现实的精神良药 。
男主如今是一个水管工 , 但十分热衷于画漫画 。
他的笔下会出现UFO和航天员 。
这同样源于新年那天 , 圣诞树上挂着的一个宇航员 。
也正是这段独特的记忆 , 让他卷入了集体怀旧的浪潮之中 。
说到底 , 那些疯狂荒诞的幻想 , 和挥之不去的怀旧情结 , 都源自意识深处对现实的不满足 。
正像《圆桌派》第三季当中 , 窦文涛提到的 。
【被封杀两次,刚解禁又拍出神片,牛X!】不少国产电影 , 都呈现出一种怀旧美学 。
比如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 冯小刚的《芳华》等 。
人到中年 , 沉迷怀旧 , 本质上是留恋那段一去不复返的激情岁月 。
但 , 人总归无法回到过去 , 也不能够沉溺于幻想 。
影片的深刻之处就在于 , 没有一味渲染怀旧的情绪 。
反而渐渐抽离出来 , 冷静地审视这种情感 。
让我们发现 , 这种怀旧 , 其实是带着强烈主观印记的理想产物 , 是一厢情愿的想象 。
男主心中美好的化身 「雪姑娘」 , 其实只是一个可怜的女孩 。
她和男友结婚后 , 一直不被对方家人接受 。
后来 , 做英语家教时和自己的学生发生关系 , 意外怀孕 。
新年晚会对「雪姑娘」来说 , 其实是最黑暗的一天 。
那场晚会由她的男友主办 。
由于演员迟迟未到 , 她才临时上台补缺 。
她其实一点也不喜欢小孩 。
而且正因怀孕一事痛苦万分 , 晚会全程只能强颜欢笑 。
对她而言如此糟糕的记忆 , 却成了男主大半辈子的情感依托 。
多么讽刺 。
而这恰恰影射了 , 人们所怀念的黄金时代 , 其实是一段黑暗的历史 。
片中有这样一个桥段 , 在公交车上 , 一个老年人公然辱骂一个女孩 。
其他人见状却表示 , 这样的人在以前是受尊敬的 。
推荐阅读
- 常德一男子诈骗8万元购车首付款,回乡过年时被民警抓获
- 2015年,江苏妇女为还赌债,伙同19岁女儿骗婚30多次,涉案110万
- 老大是女儿,老二放心生,然而真相扎心了……
- 事件回顾:上海59岁知名医生侵犯女医药代表,事后提出500万私了
- 太和镇网格员识破传销窝点,帮助误入迷途来穗青年顺利回家过年
- 拒绝交易!库班正式表态,布伦森留队成定局,4年7200万多半也稳了
- 中科西部干细胞研究院:干细胞如修理大师,调整失控的免疫系统!
- 被罚238万!这家巨头栽了
- 形变:研究人员发现使病毒失活的新策略
- 基于血红蛋白的氧载体化合物可以保障宇航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