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红妆照汗青 揭秘名妓陈圆圆的最后归宿

“鼎湖当日弃人间 , 破敌收京下玉关 , 恸哭六军俱缟素 , 冲冠—怒为红颜 。”“尝闻倾国与倾城 , 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 , 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 , —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 , 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乌自啼 , 屧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 , 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 , 汉水东南日夜流!”
这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梅村的锥心泣血写下的长诗《圆圆曲》中的诗句 。《圆圆曲》作为一首爱情诗 , 对于吴三桂措辞隐约闪烁 , 似乎带有婉曲的嘲讽 , 却又带有颇多的同情 。“恸哭六军俱缟素 , 冲冠一怒为红颜” , “妻子岂应关大计 , 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 , 一代红妆照汗青 。”这些诗句写出了原为明臣、后为清将的汉奸吴三桂的悲剧性处境 , 他不能忍受所爱之人被人强占的耻辱 , 作出与李自成为敌的决定 , 而由此付出的代价 , 是包括父亲在内的全家的毁灭 。
在这首诗中 , 作者并没有也不可能对吴三桂作全面的评价 , 但他确实指出 , 人处在历史造成的困境中时 , 无法作出两全的选择 , 他不能不承担悲剧的命运 。
据有关史料记载 , 被吴梅村称之为“一代红妆照汗青”的陈圆圆 , 原名陈沅 , 江苏苏州府人 , 曾是六朝古都南京的秦淮歌妓 。她能诗能画 , 又善弹琴 , 声色名满天下 。崇祯年间 , 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在京师曾与她有一面之缘 , 彼此爱慕 。不久吴三桂以千金往聘 , 不料陈圆圆已先为田畹所得 , 充入下陈 , 遂改名圆圆 。陈圆圆因而极为失意 , 吴三桂更是郁郁不乐 。田畹是崇祯皇帝宠妃田氏的父亲 , 此时年事已高 。自得了陈圆圆 , 百般爱宠 , 怎奈“石崇有意 , 绿珠无情” , 陈圆圆经常单独在花径彷徨 , 低吟流水高山之曲 , 田畹则凑趣在一边击节迎合 , 却不知陈圆圆在暗自伤怀自己没有知音 。
明朝末年 , 李自成直逼北京 , 明朝政权岌岌可危 , 崇祯皇帝急的夜不能寝、食不甘味 , 朝野上下人心大乱 , 大臣们也都在做后事的打算 。田畹暗暗忧虑 , 便打算将自己的身家性命托付于当时手握三万关宁铁骑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 。而此时恰巧吴三桂入京觐见 , 就设宴相请吴三桂过府一会 。
吴三桂正因得不到陈圆圆而耿耿于怀 , 一听田畹相邀 , 急忙赴宴 。宴席之间说起流寇猖獗的事情 , 田畹便把全家托他环护 。吴三桂欲擒故纵 , 假意推辞一番 。田畹叫出府中歌姬 , 丝竹奏曲侑酒以讨好吴三桂 。吴三桂独不见陈圆圆 , 便讯问田畹 。田畹听吴三桂提起陈圆圆 , 呆了半晌 , 但迫于情势 , 不得不召陈圆圆出来 。
陈圆圆应召而出 , 比当年初见时虽稍清减 , 却越显出玉质娉婷 。陈圆圆一见吴三桂 , 便嫣然一笑 , 低垂粉颈 , 情艳意娇 。吴三桂不觉心荡神怡 。不料酣饮间突然警报踵至 , 吴三桂就要挟田畹要想保卫田府必须“以陈圆圆见赠” 。田畹勉强同意 。吴三桂当即拜辞田畹 , 返回家中 , 静候佳音 。田畹虽然怅然却迫不得已 , 只得将陈圆圆送给了吴三桂 。
吴三桂与陈圆圆两意相投 , 两情相悦 。不料崇祯皇帝再三敦促吴三桂出关 , 但是军中不能随带姬妾在身旁 , 而且吴三桂父吴襄为京营提督留在京城 , 恐怕崇祯皇帝听到其子与陈圆圆之事 , 劝吴三桂将陈圆圆留在北京府中 。吴三桂只好别了陈圆圆 , 率兵赶赴山海关 。
然而 , 当吴三桂还未到山海关 , 便传来京师陷落、明帝殉国的消息 。李自成进入北京 , 吴襄便投降了李自成 , 李自成即向吴襄强行讨取了陈圆圆 , 又命吴襄写信招降吴三桂 。李自成一见到陈圆圆 , 惊喜非常 , 立即将陈圆圆收为己用 。整日让她唱歌奏乐 。李自成还命群姬大唱西调 , 自己拍掌应和 , 繁音激楚 , 触目惊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