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智取车桥 歼灭日军465人 摧毁碉堡50余座( 二 )


在转移途中,粟裕还不忘和新四军第3师“打招呼”,车桥只要一打响,请3师立即派兵攻克涟水、车桥间的朱圩子据点,从而保障1师作战部队北面侧后的安全 。
奋勇攻坚
3月5日凌晨1时50分,攻城部队按预定计划出击 。按照预定计划,第2纵队从南、北两个方面成冲锋队形摸向土围,两路部队迅猛越过外壕,架起云梯,爬上围墙 。车桥守敌万万没有想到新四军1师主力敢于集中大兵团来攻,而且是采取掏心战术直取其中心据点,所以陶勇用仅25分钟就突破土围,攻入镇内 。随后在炮兵大队的配合下,第2纵队以数个战斗小组分散突击,逐个消灭日伪军火力点 。5日上午10时,新四军7团冲进屋内和敌人进行白刃战,全歼守敌,俘虏伪大队副以下80余人,攻占了伪军驻守的两个碉堡 。11时,伪军一个中队全部投降 。战至午后,新四军已经摧毁碉堡50个 。在全歼伪军后,新四军分两路向被包围在小土围的日军发起攻击,首先攻占暗堡、库房等处,但因火力不足,未能立刻解决战斗 。
为了打下日军驻守的大碉堡,新四军搬来了一门大口径的山炮 。这门炮是宝应县委书记曾涛特意动员150多名身强力壮的基干民兵,组成一个加强连,专门运到前线的 。山炮一来,新四军威力大增,一声炮响,碉堡轰然倒塌 。
围点打援
接到车桥被围的消息,附近据点的日伪军纷纷赶来增援 。由宝应县城东北塔儿头、曹甸镇出动的日伪军100余人,进至大施河时,触发地雷并遭新四军52团的阻击,被迫退回 。驻淮阴、淮安等地的日军第65师团第72旅团三泽大队等部,共700余人,分4批乘汽车驰援车桥 。
第1批增援日军240余人驶至芦家滩附近时,即遭新四军第1团阻击,并被引入预设的雷区,伤亡60余人 。新四军阻击部队乘势奋勇出击,又杀伤一批敌人 。接着,第1团以正面防御结合侧后突击,又给逐次增援的日军以打击,迫使日军被堵在韩庄不能出来 。虽然韩庄日军乘黄昏多次偷袭,企图突破我正面阵地,均被新四军击退 。在战斗中,新四军3营俘虏了1名负重伤的日军军官,当战士们把他抬到包扎所时,此人由于伤重已经死了 。后经俘虏辨认,他就是此次战役的日军最高指挥官三泽 。
5日晚,新四军第1团等部对韩庄日军发起攻击,经白刃格斗,将其大部歼灭,其残部向西逃窜 。其间,日伪军200余人乘夜暗绕开正面防御阵地,想从一片芦苇荡中穿过,企图迂回突破新四军的包围圈 。新四军第1团发觉后予以阻击,并在芦苇荡顺风纵火,把敌人驱赶到三面被河道环绕的小马庄 。经过逐屋争夺,反复冲杀,最后将这股敌人歼灭 。
此外,车桥战役打响后,新四军3师按照先前和粟裕的约定,迅速攻克涟水、车桥间的朱圩子敌据点,消灭伪军300余人,保障了新四军1师作战部队北面侧后的安全 。
经过一天两夜的战斗,共歼日军三泽大佐以下465人(生俘24人)、伪军483人(生俘168人),摧毁碉堡50余座,缴获步兵炮1门及大批武器弹药,收复敌伪据点12处,其中生俘山本一三中尉以下24人,缴获大批武器和军用品 。随着车桥战斗胜利结束,新四军第1师兼苏中军区所属各部乘胜扩大战果,至13日,相继收复了泾口、曹甸镇等10余处日军据点,解放了淮安、宝应以东纵横200里的地区,打通了苏中与苏北、淮南、淮北地区的战略联系,实现了苏中抗战形势的根本好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