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古镇在哪?土城古镇景点介绍
土城古镇是贵州遵义习水县的景点

在祖国大西南崇山峻岭之中 , 有一条由东向西的赤水河 。
在蜿蜒曲折的赤水河畔 , 有一座依山傍水的古镇——土城 。
赤水河、英雄河
赤水河、母亲河
奔腾的赤水河 , 诉说着土城源远流长的历史 。
据土城考古发掘出的石斧、石网坠证实:早在7000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 。
史料记载:周秦时期 , 土城为南夷习部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 设平夷县 , 辖今习水、赤水两县市 。魏晋改置平夷郡 , 唐置浙州 。北宋大观三年(即1109年)置滋州 , 领承流、仁怀两县 。元末明初 , 这里的居民在改建街房时发现大量用泥土建房筑城的墙基 , 土城从此得名 。
早在明朝万历22年(即1594年) , 土城世袭长官司袁宝台为“竖云梯以为登高之资 , 建哨阁以为居守之具 , 立关隘以为御侮之所 , 贮仓箱以为民命之需” 。在土城周围修建了九龙屯、七宝屯、金子屯、天赐屯四大军事屯堡 。登上九龙屯 , “伸手天可触 , 俯视层云低” , “万里河山收眼底 , 一川赤水壮襟怀!”……远眺古镇:东、西、南三面临水 , 北面靠山 , “镇依山而建 , 水绕镇而流” 。她以自然山水环境为基础 , 沿赤水河呈二级台地分布 , 形成三维立体空间结构 , 山一水一城交相辉映 , 相生相息 , 构成古镇特色鲜明的山城风貌 , 体现了山地居民与自然环境与为依存的“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的生活情趣 。
古镇群体建筑有两种布局方式“一种是位于山脊时 , 总体布局向凸弯曲 , 具有离心发散的感觉 , 视野开阔 , 利于自然通风;另一种是位于山坳时 , 是呈凹弯曲 , 具有向心、内聚感和安全感 。
古镇传统建筑依山就势 , 自然地形成了层楼叠宇的群体风貌 , 其造型轮廊高低错落 , 纵向空间丰富 , 天际轮廊优美 , 是一幅“高低俯仰皆成画 , 前后顾盼景自移”的美妙画卷 。
走进古镇 , 街巷多为石板铺砌 , 依河道蜿蜓曲折 , 随地形高低起伏 。
古镇街面是集商业活动、家庭起居、邻里交往为一体的复合空间 。在街巷稍宽阔的“口袋形”地段 , 是古镇人驻0谈 , 茶余饭后休息的场所 , 也是小孩子们追逐嬉戏、释放童趣的快乐天堂……
信步古镇街头 , 无论是街前街后 , 还是小桥院落 , 一颗颗古老榕树见证着古镇的苍桑、古老……
众古镇传统建筑单体型看:街道大多是“中国固有”形式的青堂瓦舍 , 但也不乏一些经典的“中西合璧”式建筑 。(如陈列馆、土城小学、船帮、张半担宅等) , 这些建筑 , 综合运用台、挑、吊、坡、拖、靠、跨、转、退、分、联等山地建筑手法 , 或悬虚构屋 , 临坎吊脚 , 取“天平地不平”之势;或依附悬崖、陡壁悬挑 , “借天不借地”有“凌空飞壁”之感;或利用边角 , 加设披顶;或因地就势 , 增建梭屋…… 。灵活、艺术地构成了婀娜多姿的山地建筑独特风貌 。
从古镇传统建筑局部造型看:建筑物斜撑上的圆雕 , 花窗上的透雕、人物、花、鸟、鱼、虫 , 栩栩如生 , 别具特色 , 这是古镇人智慧的缩影 , 技艺的展示 。
房屋建筑的材料取自天然竹、木、土、石 , 房屋的勒脚、基础、堡坎广泛地利用条石、块石、片石砌筑 , 墙身广泛采用“穿斗夹壁墙“ , 屋顶则采用小青瓦铺盖 , 使得传统建筑物与自然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 。
土城在历史上曾是赤水河中下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古镇当时为“四岸”之首—“仁岸” , 系“川盐入黔”的主要码头和集散地 。
沿着月亮台码头拾级而上 , 可以看到曾被船工们那沉重脚步磨穿的台阶 , 历史在这里沉淀 , 岁月在这里流淌 。
随着古镇行走 , 不仅可看到被“川盐”漫漫吞噬的土城盐号 , 同时也可看到“船帮”老大的豪华住宅 , 还可目睹船工们住宿的“客栈” , 以及被岁月剥蚀、听歌唱戏的古戏台 。
这里曾经喧嚣热闹 , 这里曾经商贾云集 , 走进它 , 仿佛又聆听到鼓点阵阵、乐曲声声……
这些 , 无不说明昔日的土城是一个店铺林立 , 车水马龙 , 繁荣空前的古镇 , 以致于到了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 , 土城镇老街上就有上百家商业兼地主 , 七十年代末仍然没有一个农业人口 , 至今 , 每逢三、六、九的赶集之日 , 集镇上人头攒动 , 商品琳琅满目 。这里的小吃诱人、牵人;小炒蒸菜惹人、食人 。除了美味小吃外 , 还可以品尝到盛产赤水河中的“鲶巴郎”鱼 , 体味古镇烹调艺人的独特技艺 。千百年来 , 勤劳的古镇人利用当地生产的红苕、糯米、花生、蔗糖等原料 , 通过蒸、煮、炸等数十道工序精制成了香脆可口 , 甜美舒心的苕丝糖 。今天 , 苕丝糖仍然是古镇人的馈赠佳品 , 哪里有古镇人 , 哪里就有苕丝糖 , 哪里就有古镇人的身影、足迹 。
宋人张能臣拟定的《名酒记》中就有滋州“凤曲法酒”的记载 , 当时就用蒸馏酿造技艺 , 生产了一种名为《景阳春》的美酒 , 而今窖址犹存 , 微风拂面 , 仿佛飘来了阵阵酒香 。
古镇不但美酒飘香 , 女孩子更是漂亮可人 , 赤水河畔有这样的说法:“土城古镇产美酒、漂亮的姑娘家家有” 。看:山溪边的洗衣姑娘 , 古街巷的妙龄女郎 , 古桥上的青春少女 , 院落里的年轻少妇……看上去那么的清沌、自然、勤劳、纯朴和善良 。正是应了“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古话 。
【土城古镇在哪?土城古镇景点介绍】古镇的人们一直追求着一种自然、舒坦、宁静的生活情趣 。不管闲暇之时 , 还是逢场赶集;不管是古镇人 , 还是乡下人 , 他们相聚茶馆 , 三五成群围坐于木桌旁 , 或品一杯清香的盖碗茶 , 或天南地北聊天取笑 , 或打一回川牌 , 或抽几口旱烟…… , 水码头茶馆休闲的日子 , 好不悠哉乐哉 。
戏曲与茶馆不可分离 , 每逢节庆之时 , 老人们唱一场玩意(川剧锣鼓清唱) , 高亢嘹亮之声由茶馆深处飘然而出 , 一如茶香溢满街巷 , 人们品茗听曲 , 构成和谐的古镇文化氛围 。
除了坐茶馆 , 琴棋书画 , 吹拉弹唱古镇人无一不精 。
一支短笛、一把二胡、一张杨琴 , 能凑出古镇人心里的歌 。
一个木盆、一支笔 , 能画出古镇人心中的梦 。
也许 , 这就是古镇人长寿的秘诀 。陈子宣 , 这位被大清朝皇帝封为八品逸士郎的老人 , 碑文记载 , 整整活了160岁 。
人是碑 , 碑是人 。铁锤与钢钎敲出了生命的历史 , 雕刻出了岁月流金 。
而今 , 古镇上仍然有好多高寿老人 , 看:这位91岁高龄的谢永珍老人还在飞针引线 。飞针岁月 , 引线时空……
天地苍茫 , 千年一瞬 。今天 , 古榕树、古栈道、古码头、古街道、古民居、古盐号、古碑、石刻…… , 古迹犹在 , 遗风尚存 , 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显得那么悠然 , 那么神秘……
交通
1.在遵义茅草铺汽车站乘坐班车可到 , 也可乘坐到赤水的班车 , 在习水下 , 约4小时车程 。
2.在习水县城西车站乘坐(习水—土城)的班车至土城镇 , 约45分钟车程 。
门票
70元
景点位置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赤水南部)
推荐阅读
- 幻塔人马座喀戎位置在哪?人马座喀戎位置介绍与说明
- 商河县在哪里
- 漂洋过海来看你小秋在哪集死的
- 网易耳机双耳模式在哪打开
- 微信面容支付在哪里
- 泰国货币怎么兑换人民币 在哪兑换泰国货币
- 江都银杏大道在哪里
- 川西317线相对318车流人流都少,你们认为317的看点在哪里?
- 乌鲁木齐泡温泉的地方在哪里 新疆泡温泉去哪里最好
- 苹果手机应用游戏在哪隐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