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让鬼子闻风丧胆的“四大名团”!
在抗日战争初期 , 中国军队在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的作战中 , 先后涌现出以英勇顽强作战闻名于世的“四大名团” , 它们分别是北京卢沟桥抗击日军的吉星文团、南口保卫战中的罗芳珪团、山西忻口会战中夜袭阳明堡日军飞机场的陈锡联团 , 和淞沪抗战中 , 孤军八百壮士守卫上海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 。他们抗击外侮、宁死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壮举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壮烈的一页 。
吉星文团:卢沟桥抗击侵略军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永定河上 , 是北京西南的门户 , 由于战略地位重要 , 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 , 二九军三七师二一九团在团长吉星文指挥下守卫卢沟桥 , 奋勇杀敌 , 打响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枪 。
吉星文(1908—1958) , 字绍武 , 河南省扶沟县人 , 15岁时 , 家贫辍学 , 正逢在西北军任职的堂叔吉鸿昌回乡省亲 , 受其影响 , 吉星文弃学投军 , 从此走上行伍生涯 。在战争中 , 他冲锋陷阵 , 身先士卒 , 屡屡得到擢升 , 几年间 , 升任为营长 , 驻防华北 。
1933年日本侵略者进犯长城要塞 。3月9日 , 日军铃木师团直逼河北迁西县北部的长城重要隘口喜峰口 。宋哲元二九军受命增援 , 赶赴长城御敌 。
3 月11日 , 吉星文所在冯治安部驰援喜峰口 , 双方激战 , 战事十分惨烈 。面对强敌装备精良 , 二九军以己之长击敌之短 , 实施近战夜战 , 出奇制胜 , 挥舞大刀 , 痛歼顽敌 , 威名远扬 。
3月11日深夜 , 吉星文率兵出击 , 他们身背令敌丧胆的大刀 , 由当地樵民猎手引路 , 冒着大雨 , 接近日军前沿阵地 , 出奇不意地偷袭了正在酣睡 的日军 , 他们挥动寒气逼人的大刀 , 令敌魂飞胆破 , 斩杀了300余人 , 并夺获日军坦克一辆、大炮20余门 。
3月12日 , 为防止日军卷土重来 , 吉星文激励全营 战士:“只有拿铁血来洗国耻 , 收失地 , 为国家效命 。”在随后的战斗中 , 吉星文作战骁勇 , 多次与敌展开肉搏 , 击退敌人进攻 , 因功受到嘉奖 , 升任二一九团团长 。二九军长城抗日 , 声名大振 , 狠狠打击了日军不可战胜的嚣张气焰 , 作曲家麦新为此专门谱写了二九军大刀队的战歌《大刀进行曲》 , 唱响了长城内外 。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 , 吉星文团奉命奋起抵抗 , 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 。团部设在长辛店 , 所属一、二营驻防长辛店 , 战斗力强的三营驻防卢沟桥和宛平城 , 他沉着指挥全团官兵 , 勉励大家与国土共存亡的决心 。
7月8日夜晚 , 吉星文前往第三营营部 , 亲自精选青年战士组成突击队 , 缒绳梯出宛平城 , 出敌不意 , 冲入日军阵地 , 如风卷残云 , 杀得敌人仓皇逃窜 。战斗中 , 吉星文头部被炸伤 , 他全然不顾 , 略作包扎 , 仍指挥战斗 。接着 , 又组织150人的敢死队 , 每人一支步枪、一把大刀、四枚手榴弹 , 准备夺回桥头阵地 。吉星文屹立桥头督战 , 将桥头与附近阵地的日军几乎消灭殆尽 , 对于这场恶战 , 京津各大报纸均以特大号标题或号外加以报道 , 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日的斗志 。
7月20日 , 多处负伤仍不下火线的吉星文接受著名战地采访人员陆诒在卢沟桥前线采访时慷慨激昂地表示:“卢沟桥是平西的屏障 , 又是华北的咽喉 , 日军屡次背信进攻 , 我们自然不能坐视国土沦陷……只要我吉某人在 , 日军就休想在此花小代价得大便宜 。”吉星文团在卢沟桥坚持抗战23个昼夜 , 与顽敌殊死鏖战 , 始终未让日军占领卢沟桥与宛平城 。
直至7月30日 , 奉命撤出防地 。23天中 , 吉星文以一团之力 , 歼敌3000余人 , 对 日军、武器多有斩获 。9月 , 吉星文荣任三七师少将旅长 , 率部开赴津浦线 , 开始了新的战斗 。
推荐阅读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李白真死于自己的水中捞月吗?他是怎么死的
- 抗战英烈周卓然 誓死抗日牺牲在中条山的骑兵少将
- 红楼梦中宝珠是谁?宝珠为什么做了秦可卿的义女
- 佤族的历史在“司岗里”中是怎样体现的
- 揭中国古人身份证 竟带防伪标识
- 吕洞宾墓中疑云 道士墓穴为何男女合葬
- 射雕中的郭黄恋 门不当户不对的经典结合
- 揭秘中国古代的女囚坐牢就失去贞操的潜规则
- 西游记中唐僧和孙悟空第一次矛盾竟是因为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