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孙连仲赴台后远离军界 孙连仲儿孙近况

“我们家其实挺有意思 , 卢沟桥事变 , 是我外公打响第一枪 , 8年抗战胜利 , 我爷爷又在北京太和殿主持受降典礼 。”4月24日 , 孙大强在自家的牛排馆里与采访人员聊起自己的爷爷和外公 , 一脸的自豪 。
孙大强确实应该自豪 , 因为他的爷爷是血战台儿庄的抗日名将孙连仲 , 而他的外公 , 则是“七七事变”中的抗日名将宋哲元 。孙、宋两家的历史 , 就是一部浓缩版的抗战史 。
孙连仲来到台湾后 , 逐渐远离军界、政界 , 而他的儿孙们 , 也无一人从政从军 , 他们遵循先辈教导 , “学一门技术 , 用实业报国” 。
人物小传
孙大强(72岁) 抗日名将孙连仲长孙、抗日名将宋哲元外孙 。他将美式快餐引入台湾 , 被称为台湾美式餐饮教父 。
从不对家人提及台儿庄
从台儿庄大战中生还的人 , 很多提起那场血战就会哭 。孙连仲 , 时任第五战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 , 负责守城 。
孙大强说 , 在他记忆中 , 爷爷从未在家人面前提及他打仗的经历 。等到成年后 , 他才从史料中获知祖父的战功 。
在张洪涛的《国殇》一书中曾这样描述孙连仲的心境:台儿庄大战之后 , 他不愿再听到“台儿庄”三个字 , 更不愿人们把他与这三个字放在一起 。台儿庄一仗后 , 他的心境就再没平静过 。他的西北军旧部已所剩无几 , 就连身边的几个跟随他多年的参谋、副官 , 平日跟他随便得像家人一样的几个弟兄 , 也融入了台儿庄的焦土中 。
据说孙连仲部2万余名将士 , 牺牲14000多人 , 歼敌万余 。
孙鹏万 , 孙连仲的小儿子 , 亦是孙大强的小叔 。他对采访人员讲述了如下一幕:1945年 , 日本投降 , 父亲作为平津地区受降主官 , 在故宫太和殿主持受降典礼 。2万多民众欢呼雀跃 。孙连仲当时想哭又不能哭 , 强忍着眼泪在日军投降书上签字 , “脑子里全是抗战8年跟随他而牺牲的将士们 。”
孙大强说 , 爷爷性格很单纯 , 不善于政治 。
孙连仲带领的西北军被称为“杂牌军” , 虽然战功赫赫 , 但不受蒋介石重用 。入台后 , 他被委以虚职 。1956年 , 孙连仲彻底退役 。
此后 , 孙连仲将精力放在网球运动 。
有一次 , 中日韩网球比赛在日本召开 , 作为台湾网球协会会长的孙连仲 , 带队参赛并获奖 。
孙鹏万后来对媒体回忆 , 那场赛事日方很重视 , 日本天皇的皇子也到场观看 。日方向孙连仲率领的台湾代表队颁奖时 , 孙连仲仰着头 , 拿起奖牌就走 , 并没有鞠躬致谢 。
孙鹏万说 , 父亲对日本人充满恨意 。
儿女多在孤儿院长大
在孙大强的记忆中 , 他只见过几次爷爷 。
孙大强的父亲孙湘德 , 是孙连仲的长子 , 由第一位夫人苏氏所生 。
抗战时期 , 孙湘德一直跟着母亲生活在天津英租界 。他曾加入“抗日杀奸团” , 并亲手暗杀汉奸 。
尔后 , 孙湘德进入黄埔军校成为十七期学员 , 并参军担任校官 。
“抗日杀奸团”的成员中 , 还有孙湘德的青梅竹马 , 宋哲元将军的二女儿宋景宪 , 后来两人结为夫妻 , 相伴70多年 。
孙连仲的第二位夫人名为罗毓凤 , 为清朝端王爱新觉罗载漪的孙女 。在冯玉祥荐婚保媒下 , 两人成婚 , 育有三儿三女 。
罗毓凤在抗战时期曾经担任伤病医院院长、主持河南流亡儿童教养院 。经常一身戎装 , 与宋美龄一起出现在战壕中救治伤员 。
孙鹏万则是罗毓凤所生的最小的儿子 。
孙鹏万说 , 他幼年时跟着父亲到台湾 , 很受父亲宠爱 。但哥哥姐姐们多数都是在抗战时长大 。那时父亲常年在外带兵打仗 , 母亲也忙于救济孤儿 , 哥哥姐姐们也都跟着在孤儿院长大 。
到了台湾后 , 孙连仲的子女们纷纷离开 , 移民到美国 。
孙鹏万记得 , 少年时的他有一次抽烟 , 烟缸被父亲发现 , 父亲拿着烟缸从他眼前走过去倒掉 , 然后又放回原位 , 并留下一张字条 ,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