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畏金如虎 南宋失去的最好的一次反击机会( 二 )


【赵构畏金如虎 南宋失去的最好的一次反击机会】1160年 , 完颜亮征女真 , 契丹 , 奚军二十四万 , 汉军十五万 , 1161年二月 , 完颜亮南巡 。六月到达金国南京(开封汴梁) , 在此谋划伐宋事宜 。准备分四路进攻南宋 。九月 , 金兵大举进攻南宋 , 其中完颜亮率陆军(其中有猛安谋克组成的主力精兵 , 大约五千人 , 号称硬军)进军江淮 , 陆路直取南宋腹地江浙地区 , 苏保衡统领水师 。海上直取临安 , 另外两路 , 一路取四川 , 一路取湖北 。大军刚刚出发 , 后院旋即失火 , 其弟东京(辽阳)留守完颜雍发动政变 , 夺取皇位 , 并大肆杀戮完颜亮的亲信家人 。此时完颜亮进退两难 , 他选择了一鼓作气 , 拿下南宋 , 妄图以长江南部为基业卷土重来 。这时候的完颜亮 , 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 但事与愿违 , 金兵水师在胶西陈家岛时 , 遭到宋将李宝水师的突然袭击 , 几乎全军覆没 。完颜亮在没有援军 , 没有水师的情况下 , 只能背水一战 。没有水师的金兵 , 虽然人数众多 , 兵力较强 , 但就像没有了翅膀的老鹰 , 爪牙再锋利 , 在长江水面也不能运用自如 。不过来势汹汹的金兵还是吓坏了南宋的防守将领 , 担任防务主官的王权 , 不战而逃 , 金兵进军顺利 , 很快度过淮河 , 占领了江淮之间的大片地区 , 金兵的马蹄在长江要害采石矶停了下来 , 因为丧尽水师 , 金兵只能就地取材 , 拆房做船(当然这种船体必定不够牢固) 。然后准备大举过江 。此时宋军连总指挥都没有 , 各自为战 , 可以说 , 胜利的天平是向金兵偏斜的 。但是此时 , 历史的巧合和偶然性出现了 , 本来是来慰问将士的文官虞允文 , 看到此时情形 , 毅然挺身而出 , 作为防守主帅联系组织各军 , 制定作战计划 。
中国从来就不缺人才 , 从未打过仗的虞允文 , 居然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内忧外患的完颜亮 , 万万没有想到到手的胜利就那么失去 。
虞允文首先提振军心 , 以保家卫国为激励将士的口号 , 使得数量不多(1 , 8万人)而且是溃军的各部宋军众志成城 , 齐心协力的在采石矶做好了迎战准备 , 并且利用金军水师孱弱 , 船只不足且质量很差的劣势 , 用自己优势水军冲击敌船 , 使得金军不敢水战 , 而且利用宋军远程武器优势 , 同时利用采石矶的有利地形 , 使用弓弩火器大量杀伤敌军 , 即便敌军接近 , 但依然敢于近战 , 誓死不退 。这个时候 , 有宋军溃军从江淮退下 , 虞允文又利用这支部队 , 以疑兵之计 , 让金兵误以为宋军的援军到达 , 从而丧失了战斗意志和胜利的决心 , 因而在采石矶一战 , 完颜亮的金兵虽然人多 , 而且勇悍之士也不少 , 但依然不能冲破宋军的防线 , 被迫撤退 。完颜亮本来就是强弩之末 , 他手下的将士家人都在完颜雍的手里 , 肯为完颜亮用命的不多 , 而且由此手下将领心怀异心 , 希望能取完颜亮的人头来博取新主子的欢心 , 自然不肯力战 。所以完颜亮第一无天时 , 后院失火 , 没有支援;第二无地利 , 长江天险 , 金兵不习水战 , 且只有临时建造的小舢板;第三无人和 , 手下绝大部分将士家人性命财产难保 , 急切思归 , 自然不肯力战 。
最后完颜亮被部下杀死 。金兵撤军 。这个是可以预料的结果 。
可以说 , 即便没有虞允文的指挥 , 金兵渡过长江 , 但依然不能持久 , 因为金兵军心已散 , 完颜亮必死无疑 。但是采石矶大战的胜利 , 依然有很重要的意义 , 因为这次胜利鼓舞了人心 , 激励了士气 。
另一方面 , 也说明了南宋敢战之士绝对不少 , 而且有才能的文官武将 , 也层出不穷 。可是 , 最大的问题是 , 在完颜亮死后 , 金兵北撤 , 金国政局混乱动荡 , 内部互相杀戮 , 中原之地的河北 , 山东 , 陕西等很多义军因为宋军的胜利得到激励后大举起事 , 新上台的完颜雍偏据辽阳 , 而且契丹人作乱的打好时机 , 南宋为什么不利用这样的大好时机 , 起兵北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