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历史老百姓打官司很好玩 输了赢了都缴税

在历史上,若问哪个朝代的税种最多,答案肯定是南宋 。朱熹曾直言不讳说,“古来刻剥百姓的办法,本朝全有” 。岂止?南宋还增加了无数新的税种,大到盐、茶、外贸抽税,小到针头线脑都打主意,光是“经总制钱”、“月桩钱”、“板帐钱”这三个大项目下就有数百个税种,其琐碎程度,连当时的官员亦不能遍知 。
本来嘛,政府收税,那是政府的权力,只要想出名目来,说出道理来,老百姓还能说什么,只好交呗 。就好比前不久闹出来的“月饼税”,政府说出理由来了,百姓岂能不交?你不交,那就是不讲道理,是刁民,是抗税,是违法犯罪,就要你好看 。
可是,凡事总有例外,南宋政府也有收税不讲道理的地方 。比如,老百姓找衙门打官司,输了要纳税,赢了还得纳税,“两次诉讼不胜要罚交税款,获胜也要交欢喜税钱”(《宋会要辑稿》),这就是无理收税 。老百姓虽然感觉憋屈,但还得照章纳税 。那么,南宋政府为何在这一税种上不跟老百姓讲道理呢?据赵炎分析,可能跟“息讼”这个司法原则有关 。
【南宋历史老百姓打官司很好玩 输了赢了都缴税】什么叫“息讼”呢?就是最好让老百姓别打官司 。南宋政府非常不待见百姓之间出现官司纠纷,大概其出发点,是官府贪图省事、减少运作成本,也想营造社会的和谐气氛 。
朝廷从源头上就开始进行预防,如《绍兴敕》规定:“诸聚集生徒教辞讼文书,杖一百,许人告;再犯者不以赦前后,邻州编管;从学者杖八十”;绍兴七年九月和十三年八月又两度重申这一精神,严禁教授辞讼 。也就是说,只要老百姓不知道如何打官司,他们遇到纠纷就不会麻烦官府 。这一招够损的,当官的想偷懒,就愚民 。
那么,这一招管用吗?不管用 。因为古代官员不光是民之父母,还是道德楷模,老百姓早就知道“有事找衙门”这个理儿 。于是,南宋某些地方政府就想出了第二招,让手底下的人对官司双方进行游说,别去衙门,私底下解决 。
如宁宗嘉泰二年,有臣僚言:“近日大辟行凶之人,邻保逼令自尽,或使之说诱被死家,赂之财物,不令到官 。尝求其故,始则保甲惮检验之费,避证佐之劳,次则巡尉惮于检覆,又次则县道惮于鞫勘、结解,上下蒙蔽,只欲省事,不知置立官府本何所为!”(《文献通考》)这是一说现象,二责其故,算是犀利之言了 。看来这一招不管用 。
南宋政府又想出第三招,“繁苛法律,官不能遍睹” 。这是为难当官的,让审案子的法官老爷不能完全熟悉法律条文,他们就不能顺利断案子,老百姓自然就不再打官司了 。
孰料这一招还是不管用,许多官员审案子并不完全依法,他们不必熟读法律条文,也能找到判决的依据,即采取“三分依法、七分情理”的司法实践,大道理还一套一套的,由不得你不服,居然闯出一条“息讼”的新路子,让执政者哭笑不得 。
试举一案例,来看看这些法官老爷是如何在不依据法律条文的情况下判案子的 。《勉斋集》中有一个典型的案例 。刘某有三子:拱辰,妻郭氏所生;拱礼、拱武,妾母所生 。刘某夫妇死后,兄弟分产,拱辰将郭氏随嫁田占为己有,不分与二弟 。事经十六年,拱辰亦死,拱礼、拱武诉拱辰之子,要求分郭氏田 。案件先后经过县、州、监司三级共七位官员审理、判决,由于官员们不太熟悉法律条文,最后形成三种结果:郑知县、提刑司签厅认为拱礼、拱武不当分田;吉州司法、知录判由三子均分;韩知县、赵安抚则以为应分为两份,拱辰家得一,拱礼、拱武共分一份 。
之所以形成三则判决,赵炎以为这些官员没有依据法律的规范,也没有出于“天下公理”(即道德要求),而是体现在“世俗私情”上,是正统价值观与非正统观念的折衷 。此案之后是否又经他官之手,以及结局如何,已不可知,但仅就判决来看,“息讼”的结果,是不依法,而是依据情理 。或是无法可依,只得各行其是;或是有法而未知,依然只能各行其是 。
南宋胡太初《昼帘绪论》说:“大凡蔽讼,一是必有一非,胜者悦而负者必不乐矣 。愚民懵无知识,一时为人鼓诱,自谓有理,故来求诉 。若令自据法理断遣而不加晓谕,岂能服负者之心哉?故莫若呼理曲者来前,明加开说,使之自知亏理,宛转求和;或求和不从,彼受曲亦无辞矣 。”
用白话说就是,简单地一判了事,并不能调和官司双方的实际矛盾 。因此裁判时应体民之情,以其能接受信服的道理“明加开说”;这种道理,便是“情理”的表达,是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是方方面面利益的兼顾,而不仅是法令刻板的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