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皇宫最流行的十种游戏

皇宫大内 , 庭院深深 , 寂寞浓浓 。在富丽堂皇的皇宫里 , 宫廷游戏是宫女、太监、大臣甚至于皇帝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 既打算时间 , 又有着无穷的乐趣 。中国古代的皇宫里 , 最流行10种游戏 。
一、投壶
据《礼记·投壶》记载 , 以盛酒的壶口作标的 , 在一定的距离间投矢 , 以投入多少计筹决胜负 , 负者罚酒 。常在宴会上玩 , 以助酒兴 。王建的《宫词》之七十七写道:“分朋闲坐赌樱桃 , 收却投壶玉腕劳 。”宫女们分成两群赌樱桃玩 , 玩投壶这种游戏玩得手腕酸疼 。据《旧唐书》卷16《穆宗纪》记载 , 给事中丁公着说:“前代名士 , 良辰宴聚 , 或清谈赋诗投壶雅歌 , 以杯酌献酬 , 不至于乱 。”在酒席宴上 , 士大夫们饮酒、赋诗 , 还玩投壶这种游戏 。
二、双陆
一作“双六” , 据说由握槊演化而来 。又称“打马” , 因为双陆的棋子称“马” 。博局如棋盘 , 左右各有六行道 , “马”作椎形 , 黑白子各十五枚 , 两人相博 , 掷骰子得彩行马 。白马从右到左 , 黑马反之 。还是王建那首《宫词》 , 看后两句:“各把沉香双陆子 , 局中斗垒阿谁高 。”双陆的“马”是用沉香木制成的 , 很讲究 。“斗垒”即是形容斗双陆时打马过关 , “马”堆成垒 。据《旧唐书》卷51《后妃传》记载 , 中宗的韦皇后跟武三思在宫中打双陆 , 中宗在旁边点筹码 。据《新唐书》卷115《狄仁杰传》记载 , 武则天让狄仁杰与她的男宠张昌宗玩双陆 , 以武则天赐给张昌宗的由南海郡进献的珍贵裘服作赌注 , 狄仁杰获胜后 , 拿起裘服就走 , 随后将此件裘皮大衣扔给他的仆人 。
三、六博
一作陆博 。两人相博 , 每人六枚棋子 , 故称六博 。其胜负的关键在于掷采 , 偶然性很强 , 双方按照各自掷出的齿采走棋 。李益的《杂曲歌辞·汉宫少年行》写道:“分曹六博快一掷 , 迎欢先意笑语喧 。”“分曹”就是“分拨” 。玩六博的时候笑语喧哗 , 很热闹 。提到六博的唐诗还有:李白的《相和歌辞·猛虎行》写道:“有时六博快壮心 , 绕床三匝呼一掷 。”李白的《梁园吟》写道:“连呼五白行六博 , 分曹赌酒酣驰辉 。”;
四、樗蒲
也作“摴蒲” , 又名掷卢、呼卢、五木 , 是在六博游戏的基础上予以改进与变异而形成的 , 类似后来的掷骰子(色子) , 随机性很大 , 主要靠运气取胜 , 但樗蒲的游戏规则比掷骰子要复杂得多 。王建的《宫词》之六十写道:避暑昭阳不掷卢 , 井边含水喷鸦雏 。内中数日无呼唤 , 拓得滕王蛱蝶图 。“掷卢”就是樗蒲这种游戏 。避暑的时候“不掷卢” , 恰恰说明宫女们平时经常玩这种游戏 。樗蒲的用具起初有盘、杯、马、矢四种 。盘是棋秤杯是后代骰盆的前身 , 马是棋子 , 矢即五木 , 是五枚掷具(最初由樗木制成 , 故称樗蒲) 。唐·李肇在《国史补》卷下对樗蒲的玩法有详细记录 , 今天已经很难看懂 。不少人喜欢用比较简便的掷骰子法 。
五、藏钩
据《酉阳杂俎》引辛氏《三秦记》记载:“汉武钩弋夫人手拳 , 时人效之 , 目为藏钩也 。”汉武帝的钩弋夫人的手总是握着拳 , 伸不开 , 见到汉武帝才伸开 , 里面握的是个钩子 。于是 , 人们就玩起了藏钩之戏 , 多人参与 , 猜出钩子藏在谁的手里 。周处的《风土记》记载:“义阳腊日饮祭之后 , 叟妪儿童为藏钩之戏 。分为二曹(队)以较胜负 。……一钩藏在数手中 , 曹人当射(猜)知所在 。”不仅民间的老人小孩喜欢玩这种不费脑力和体力的游戏 , 而且这游戏在后宫女性之间也颇为流行 。李白的《杂曲歌辞·宫中行乐词》写道:“更怜花月夜 , 宫女笑藏钩 。”玄宗时后宫以藏钩为乐 。岑参的《敦煌太守后庭歌》写道:“醉坐藏钩红烛前 , 不知钩在若个边 。”
六、握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