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爱国将领邱清泉简介 邱清泉上将怎么死的?

邱清泉(1902年1月27日-1949年1月10日) , 学名青钱 , 字雨庵 , 浙江省温州永嘉县蒲洲乡人 , 黄埔军官学校工兵科第二期、德国柏林陆军大学毕业;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 , 抗战期间曾任新编第二十二师师长与第五军军长 , 参与昆仑关战役与滇西缅北战役 。抗战胜利后参与国共内战 , 为第二兵团司令 , 在淮海战役(又称徐蚌会战)中 , 阵亡 。颇能近体诗 , 人称“将军诗人” 。又由于邱清泉为人桀骜不驯 , 和同僚、上司向来关系不良 , 而且作战风格大胆泼辣 , 亦被称为“邱疯子” 。
早年生活
父邱箴灿(1867年-1938年) , 母余氏 。1922年入上海大学社会系就读 , 1924年进入位于广州黄埔的陆军军官学校 , 为第二期工兵科学生 。受教期间 , 即参与弭平广州商团叛乱事件 , 东江战役 , 与弭平广州叛乱事件 。1925年毕业 , 任少尉排长 , 参与惠州战役 , 升中尉 。
1926年调回黄埔官校 , 升上尉连长 。广州国民政府发动北伐战争 , 邱清泉率入伍生连配属于第4军 , 曾参与汀泗桥战斗 , 武昌攻城战与南昌战斗 。陆军军官学校于1927年迁至武昌时 , 邱上尉率入伍生回校上课 , 但在宁汉分裂时为共产党所禁锢 , 同时被拘者还包括彭孟缉等廿余人 。逃出后抵金陵 , 任北伐总司令部训练处少校科员 , 旋任第9师营长 , 参与龙潭之役 。
1928年升中校 , 1929年任第二师工兵营营长 , 参与中原大战 。1931年任第10师上校团长 , 1933年升少将 , 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政治训练处处长 。1934年考取公费留学德国 , 先入工兵专门学校 , 结训后进入柏林陆军大学受训 , 并曾参与1936年德国陆军的秋季大演习 。1937年毕业回国 , 任教导总队参谋长 , 并以此职参与对日抗战 。
对日抗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南京保卫战
主条目:南京保卫战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 , 邱少将于11月随教导总队移驻江宁 , 12月日军进攻南京时 , 驻守于中山门与中华门一线 , 12月12日时日军攻入中华门 , 部队撤退时被困在南京乡间 , 期间还曾被日军第5师团第9旅团征服劳役 , 但未被发觉其身份 。1938年逃出后 , 出任由陆军装甲兵团扩编而成的机械化第二〇〇师副师长 。5月 , 日军进攻徐州 , 第二〇〇师之一部编组为突击军第一纵队 , 由邱清泉任司令 , 该部为机械化纵队 , 被编入第一战区司令部 , 抵兰封对抗沿陇海铁路进攻之日本陆军第14师团 。9月调郑州 , 复率机械化纵队参与信阳之役 。
昆仑关战役
主条目:昆仑关战役
1938年10月 , 第二〇〇师的战车部队改为第五军直属装甲兵团 , 并恢复为步兵师纳入其编制 , 此时第五军下辖第二〇〇师 , 新编第二十二师(以下简称新二十二师)与荣誉第一师 。邱清泉此时担任任新二十二师师长 , 负责组训新兵 , 并修订步兵班教范(后推行全军) 。1939年11月 , 日军登陆广东钦防 , 欲切断中国与越南之国际交通线 , 并于12月4日攻占昆仑关 。第五军率所部于12月16日发动反攻 , 新二十二师奉命迂回昆仑关 , 于20日切断昆仑关交通线 。第五军于12月31日攻下昆仑关 , 并于1940年1月18日换防之前都在昆仑关周边高地与日军激战 。此役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阵亡 , 两个步兵联队与一个炮兵大队被歼灭 , 联队长亦阵亡 。邱因功升第五军副军长 , 并获颁四等宝鼎勋章 , 也因在此战中之勇猛表现 , 获得“邱疯子”的绰号 。
滇西战役
主条目:滇西缅北战役
邱少将于1940年调委员长侍从室参议 , 1941年任军训部训练处处长兼重庆第三警备区司令 。1942年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西安第七分校副主任 , 升中将 , 调新编第一军军长 , 旋于1943年1月改任第五军军长 。1943年底 , 国军驻印度部队开始反攻缅北 , 1944年8月 , 第五军第二〇〇师与部份军部直属部队奉派前往滇西龙陵参战 , 归第11集团军节制 , 邱军长亦前往督战 。第二〇〇师于10月切断龙陵交通线 , 助国军于11月收复龙陵 , 后于1944年1月攻占畹町周边要地 , 助第二军于1月20日收复畹町 。之后第五军驻守昆明 ,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