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中国版图范围的十五次扩疆之战

中国上下5000年,而中国的版图也在随朝代更替或者战争而不断的变化着 。在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扩疆之战一共有15次,我们来细数一下 。
【扩大中国版图范围的十五次扩疆之战】中国的疆土范围一直都在不停的变动,最早是由秦朝所领的郡县,到西汉时曾控制新疆,唐朝时更一度扩张至中亚地区,但安史之乱后即失去 。宋朝南迁至越南、缅甸边境,元朝则是历史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占有东中亚大多数土地,明朝正式管理西藏与开发南海,清朝中叶再次重回新疆等地并取得台湾,俄国侵占了外东北和外西北的150多万平方公里,此后汉人进入东北一带确保边疆,使中国人固有活动范围概念在晚清大致确认成形 。
十五次扩疆之战
1、前214年,前213年,秦始皇遣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北渡黄河河套,进攻纵深达到今天的阴山河套以北,戈壁以南,秦大胜匈奴后,置九原郡,治所在今天的包头 。从此,黄河河套地区,永归中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随后蒙恬在燕、赵、秦长城基础上,修筑了万里长城,成为了此后2000年中国农业文明地域的基本边界 。
2、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汉车骑将军卫青发动了进攻匈奴的河套战役 。大破匈奴,收复了被匈奴占领的河套地区,汉武帝在河套建朔方郡,并建重镇朔方城 。再次确认了中国对于河套地区的统治 。
3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在河西走廊地区发动了两次河西战役,大破匈奴,一举占领匈奴最后的一块膏腴之地--河西走廊,使匈奴人哀叹:“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汉武帝在河西置张掖郡,并在今天的敦煌以西沙漠边缘建长城和玉门关和阳关两座雄关 。从此河西走廊永归中国,只是在唐中期后被吐蕃占据,明代退缩进了嘉峪关 。对河西走廊的征服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征服,从此中国打开了中亚的大门 。
4、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卫青,霍去病两路并发,发动了目的在于征服匈奴的漠北战役 。卫青进攻纵深达到今天蒙古的杭爱山,小破匈奴 。霍去病一路,觅得匈奴主力,大获全胜 。封狼居胥,并一直追击匈奴残部到了翰海(今天俄罗斯贝加尔湖) 。这是中国中央政府军队空前绝后的大远征 。本次战役对扩张来说,意义并不显著,汉无法长久占领漠北的土地,汉军退军后,并没有在那里建行政建制,匈奴很快就重占漠北 。
5、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汉伏波将军路博德在番禺大破南越,灭南越,置南海(治所在今天广州),交趾(治所在今天河内)等九郡,从此华南和越南北部纳入中国版图 。(秦始皇首先开发五岭之南,并置三郡,但南越很快独立 。)
6、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楼船将军杨仆、左将军荀彘分率水陆军两路进击卫氏朝鲜,前108年,卫氏朝鲜降 。汉置辽东郡(今天辽东半岛),玄菟郡(今辽宁东北,北朝鲜),乐郎郡(今平壤),真番郡(今韩国北部),临屯郡(今韩国东北)五郡,充分说明了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 。
汉武帝对中国版图的贡献,在中国历史上无人能出其右,他巩固了河套,向北向西占领了漠南,河西走廊,青海 。向南纳入了华南,越南北部,开发了西南 。向东占领了辽东和朝鲜北部 。在这些新征服的领土中,除了朝鲜北部和越南北部,都成为了中华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7、东汉永元元年(89年),窦宪、耿秉,分三路进击,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 。登燕然山(今蒙占杭爱山)刻石记功而还 。东汉对北匈奴的攻击十分坚决,但中国历代实在无法占领漠北之地,所以对领土扩张并无多大帮助 。东汉击破北匈奴,反而为鲜卑的发展提供空间,使鲜卑成为此后中国的大患 。
8、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至和帝永元六年(94年),东汉假司马班超率特种部队,纵横西域,西域50余国均纳质归附,其子班勇继为西域长使,父子两代使西域在东汉朝后对中国中央政府长期处于臣服状态 。虽然没有正式将西域收归中国,但确认了西域在历史上的中华属国地位,这为此后西域纳入中国版图提供了历史和理论的依据 。
9、东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丞相曹操在白狼山(今辽宁内蒙边界的辽西地区)歼灭乌桓主力和袁尚、袁熙残余势力 。辽西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
10、三国蜀后主建兴三年(225年),蜀丞相诸葛亮平定南中(今云南、贵州及四川西南部地区) 。建永昌郡(治所在今云南保山),从此云贵高原纳入中国版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