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这项技术 , 可用于控制其他农业害虫的侵扰 。
因生产的雄蚊不但不咬人 , 还能从源头阻断蚊虫的肆虐 , 且对人体无任何影响 。
当地政府也表示相当支持 , 毕竟这是一项技术的突破 。
虽说还不能彻底灭绝蚊子这一物种 , 但是起码可以让人免遭大量蚊虫叮咬导致染上疾病 。
一开始奚志勇还觉得此项研究很顺利 , 似乎没有难得突破的困难 。
可接着当遇到大量蚊虫出现时 , 他才意识到自己也只是做了最基础的工作而已 。
蚊虫的培育是一项十分仔细又困难的事情 , 每只虫卵都需经过工作人员的检查一点点养殖 。
不管是虫卵的培育 , 还是雌雄卵的分拣 , 都离不开人工操作 。
所以他们每天培育的蚊虫数量实在有限 , 在遇到特殊情况时 , 雄蚊往往是供不应求 , 于是他们就开始对设备进行更新改版 。
如今他们已由原来小小的实验地点变为了现在占地3500平 , 四个车间的专业产蚊生产基地 。
他们研发的设备也由原来每周产蚊一两千只 , 变成了每周最多可产几千万只的精密仪器 , 不再需要大量人工进行挨个手工培育 。
而他们自主研发的这些设备仪器 , 也被销往世界各地 。
奚志勇团队的现状【以蚊治蚊!教授奚志勇把“蚊子工厂”开到国外,日产蚊子达500万只】在2019年7月18日 , 奚志勇及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NATURE上 , 发布了一篇《昆虫不相容和绝育技术相结合清除蚊媒种群》的长篇论文 。
该论文讲解了从实验室到现场、工业生产、技术难关及社会讲解等各方面的详细解答 。
一经发表 , 立即登上热搜榜 , 引发国内外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
奚志勇团队“以蚊治蚊”的研究成果被世卫组织等联合国机构认可并向全球进行推广 。
于是获得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资助 , 在墨西哥也建立了“蚊子工厂” 。
其工厂建设完全参照广州的基础设施及生产工艺 , 运营状态良好 , 自此也实现了海外输送技术的第一实例 。
在这一领域奚志勇和他的团队一直钻研 , 在2019年8月“中国独角兽灭蚊黑科技”全球高峰论坛新闻发布会上 , 奚志勇团队的“以蚊治蚊”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 , 以及多实验地区的反馈 , 针对蚊虫的治理已经相当有成效了 。
于是他们继续进行科研 , 针对农田灾害进行治理 。
以往农田是用各种味道刺激性较大的化学产品除虫 , 如果此次实验可以成果 , 那我国农业科技也又将取得更大一步的发展 。
2020年10月 , 奚志勇携团队利用沃尔巴克菌 , 在控制农业害虫的新领域上又取得突破 。
奚志勇荣登《当代生物学》国际权威杂志期刊 , 并进一步建立沃尔巴克菌与稻飞虱的新型共生菌 。
奚志勇虽然对这项技术充满信心 , 但总是忧虑该如何推广 。
“总有人觉得我们在开玩笑 , 或者为发表文章搞得科研‘怎么未来还卖蚊子’?其实 , 这是一种微生物杀虫剂 , 不久将成为一个真正的工业!”
毕竟在一些人眼里蚊子就是害虫 , 对培育蚊子卖蚊子这件事难以接受 。
不过相信假以时日 , 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灭蚊的队伍中 , 为灭蚊贡献自己的力量 。
参考资料[1
《南方都市报》 , 2019年7月18日 , 《\"以蚊治蚊”中大教授把蚊子工厂开到国外 , 批量生产“益蚊”》
[2
《广州日报》 , 2016年7月23日 , 《揭秘世界最大蚊子工厂 以蚊治蚊控制登革热传播》
[3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7月22日 , 《虫大作战:破解蚊虫耐药性 实验“以蚊治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