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陈根
1972年 , 来自英国的生理学家和营养学家约翰·尤德金出版了第一本关于“食用糖与健康”的科学著作《糖——纯净、洁白而致命》 , 揭示了过度摄入糖分对于人体的危害 , 也正是在此之后 , “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才在科学界和民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
糖对人体的危害 , 归根到底是由糖化反应导致的 。 糖化的过程并不仅仅局限于荼毒各路蛋白质(比如血红蛋白) , 糖还会与各种脂肪和核酸发生反应 , 从而破坏体内很多由脂肪和核酸组成的细胞结构 。
微观上是细胞和组织被破坏 , 宏观上则是各种慢性病、退行性疾病、炎症、癌症和衰老 。 而最终产物 AGEs则会对人体的肌肤和身体都产生影响 , 带来的结果就是让皮肤更容易长皱纹、失去了光泽 , 暗黄长斑等表现 。
随着更多的科学研究结果的有力证明 , “抗糖”的声音渐起 。 当然 , 抗糖是人们自发且主动的行为 , 但根据研究学者的研究 , 事实上 , 人们的基因里 , 就有这种抗糖基因的存在 。 换言之 , 天然存在一种基因 , 能让人们
【陈根:写在基因里的“抗糖”能力】近日 , 北欧的科学团队就在《胃肠病学》上报告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 研究人员在6551名格陵兰人中发现 , 一种糖酶基因的缺陷携带者明显更加健康 , BMI、体重、体脂率和胆固醇水平都更低 。 酶缺陷无法消化的糖 , 由肠菌代谢成了对健康有益的短链脂肪酸 , 这可能是他们更健康的原因 。
要知道 , 想要被人体吸收 , 碳水化合物需要先被分解为单糖 , 才能够穿过肠道上皮 。 这个分解过程中参与的酶包括口腔内的α-淀粉酶、肠道内的α-葡萄糖甘酶、麦芽糖酶-糖化酶(MGAM)、蔗糖酶-异麦芽糖酶(SI)等 。
然而 , 根据研究人员的发现 , 一种SI基因的移码突变c.273_274delAG , 这却能够导致SI功能完全缺失 , 也就是说它的携带者就是研究敲除SI的完美人类样本 。 基于这类人群的研究 , 研究人员发现 , c.273_274delAG纯合子携带者要更加健康 , 对比普通人 , 他们的BMI平均低2、腰围和臀围小4.9cm、体重低4.8kg、体脂低3.3%、血液中心血管疾病风险标志物甘油三酯低0.3mmol/L 。
基于此 , 或许 , 在未来 , 研究人员能够开发出一种针对SI基因的药物 , 真正实现生物抗糖 , 人们也不用再因为摄入过多的糖而担心健康的问题 。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
- 15000年前海底金字塔被发现,科学家推测:中华文明前身是MU文明
- 人的气运竟然真的存在?科学家竟然已经证实!